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记忆

渐去的逛街

发布时间:2025-10-17 11:19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那天去花园城玩的路上,突然想到逛街的话题,尽管感觉有点冷门,还是愿意拎出来看看有无侠客与老朽拍砖。

 

渐去的逛街

张永忠

 

       

那天去花园城玩的路上,突然想到逛街的话题,尽管感觉有点冷门,还是愿意拎出来看看有无侠客与老朽拍砖。

 

玄武花园城是住家南邻壮观路国际街区新启用的大型商业体,两条地铁在此交汇,建筑气势恢宏,内外装饰高雅,大楼里店铺布局宽敞精典,吃住玩购功能俱全,处处彰显花园之美,加上室温的舒适劲儿,每天吸引着流水般的顾客前往,算得上目前金陵古城著名的奢华商超。

 

一、街道的形成

 

旧时古人运用天圆地方的空间理念,将城市按星象与大地的结构组成一个整体。四周由城墙围合,南北和东西向大道将城市空间分割成棋盘式的街区,街区内是基本居住单位称里坊。

 

城区街道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浓厚的商业和生活气息、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便利的交通、优越的自然条件等方面。

 

目前老城区的重点建筑大多保留了原始风貌,砖木结构,青瓦覆顶,雕梁画栋,古朴典雅。这些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堪称艺术的瑰宝。

 

老街道通常汇集了各种传统的手工艺品、特色小吃和地方特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里也是居民世代居住的地方,生活节奏悠闲,人情味十足,往年的货郎吆喝声似乎回荡在耳。

 

老城区境内有铁路及国道、省道穿过,距高速公路出口近,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许多老街道或曾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之一。

 

二、曾经的逛街

 

逛街作为一种常见的休闲活动,其方式和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远的不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在家门口的大集逛街,这些集市通常在特定的日子开放,人们会在这里买卖各种生活用品和食品,再就是去供销社或百货公司凭购货券消费。改革开放后的逛街热点是日用品或小商品市场,那里能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现今购物中心成了人们逛街的新选择,各类商城超市不仅环境优越商品丰富,还融合了高大上的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成为现代都市人休闲生活的必选地。当然,逛街不仅仅是一种购物行为,它还承载着人们的社交需求,在逛街的过程中与朋友交流互动,分享生活的点滴。虽然线上购物普及,但逛街作为一种体验式消费依然占据着人们生活的重要位置。

 

三、当下的奢市

 

目前,大中小城市都在竞相发展吃住玩一体的奢华商业形态,极为重视考虑优越的地理区位、建筑设计和材料的精选、内部装修和设施的高配,以及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条件等因素。高端商城项目通常采用国内外知名建筑师的设计,实现空间的综合利用和美学的完美结合。同时,使用高档的建筑材料,不仅提升了建筑的质感,也确保了享用的舒适度和耐用性。豪华商城往往配备有智能家居、中央空调以及优美的园林景观和配套的交通设施。

 

当然,奢华商城的出现一方面标志着社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其过高的消费档次也伴生某些负面效应,在此不必要明说。

 

四、逛街的尴尬

 

眼下出现一个客观的现实,那就是虽然城市越建越好,时尚奢超一浪高过一浪,但逛街的人似显越来越少,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

 

传统商超的吸引点在于价格的实惠,即便个性化特色化的经营也失去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环境条件差更使竞争力下降甚至是整体衰落。此外,电商的兴起让线上购物非常便捷,价格也特别优惠,很多人不再愿意去逛实体店购物。加上人们休闲方式的变化,谁会像以前那样挤到大街上和商场里呢!再说奢超有高档免费歇脚的场地及设施,冬暖冬凉、方便的电梯加够档次的厕所都相当诱人。

 

可以预见,未来逛街的人会由于网购的便利、生活节奏加快、健康和安全以及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而减少。尤其是年青一代因为工作忙而顾不上去逛街,他们也舍不得将有限的时间花在可有可无的逛街上。

 

逛街,渐去的故事。

 

(作者系湖北省谷城县住建局退休干部)

3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