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在北京组织开展全国第三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竞争性评审,对包括三明在内的23个城市进行竞争性评审。经过最终评定及公示,三明市成功入围全国第三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未来三年可获得中央奖补资金9亿元,用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 ...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不断优化城市布局,实施一系列拓空间、提品质的工程项目,着力提升市民生活环境品质,让“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街角遇绿”带给市民满满的幸福感。 金湖公园是个旧市民茶余饭后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主要场所之一。湖边一棵棵绿树、一簇簇怒放的鲜花,每每总能吸引众多市民与游客驻足欣...
6月2日,随着“DL623”大直径盾构机破土而出,深圳市16号线共建管廊盾构区间工程全部贯通。 深圳市16号线共建管廊是首批全部采用盾构法施工建设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工程总长度约25.3千米,起于龙岗区龙岗大道,终至坪山区银田路,线路长距离伴随深圳地铁16号线,最小水平净距仅有2米。 自盾构始发以来,承建单位中...
日前,记者从青海省林草局了解到,为着力提高森林经营质量,增强碳汇功能,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近日,青海省南北山绿化服务中心与国家林草局西北院专家,就西宁南北山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方案编制工作进行探讨,明确2023年度青海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建设任务400公顷,其中西宁南北山林区333.3公顷,湟水...
连日阴雨,天刚放晴,穿紫河畔散步的市民又联袂接踵。 “以前一下雨,岸边的雨水无处可去,‘大雨大涝,小雨小涝’;可不下雨吧,这河又成了一潭死水,那个味道啊……”说起这条从常德市中心蜿蜒而过的河流,退休教师陈瑛一肚子故事。 前些年,随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穿紫河上游很多地方被遮盖起来,下游的河道也不...
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推进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治理,加强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的高度重视。 生态修...
5月31日,湖北省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蒙徽主持会议并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实现“生...
今年6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以下简称湿地保护法)实施一周年的日子,今年也是我国加入《湿地公约》三十一周年。为加强湿地保护法治宣传,凝聚全社会珍爱湿地、保护湿地的强大共识,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十二件湿地生态保护典型案例,充分展示人民法院湿地生态保护成效。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是...
地下综合管廊,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5月30日,全长45.7公里的广州地下“大动脉”——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全线廊体顺利贯通。这是目前国内在建的规模最大、最长的地下综合管廊,又称环城管廊。沿地铁11号线(市区环线),穿越海珠、天河、白云、越秀、荔湾等...
昨日,首都功能核心区“义务植树进社区”活动启动。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今年北京市将在东城、西城每个街道各选取2个社区进行试点,开展200场义务植树尽责活动,实现抚育管护绿地面积不少于14万平方米。据了解,“义务植树进社区”活动也是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