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管理

贵州遵义桐梓:老旧小区焕新生 改出居民“幸福家”

发布时间:2025-11-26 17:10 来源:桐梓县人民政府网

核心摘要:“十四五”以来,桐梓县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关键民生工程持续推进。从地下管网更新到地面环境整治,从基础设施硬件的完善到社区治理服务的优化,一系列综合举措精准施策,让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个批次,覆盖海校街...

“十四五”以来,桐梓县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关键民生工程持续推进。从地下管网更新到地面环境整治,从基础设施硬件的完善到社区治理服务的优化,一系列综合举措精准施策,让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个批次,覆盖海校街道、娄山关街道等52个片区,惠及14352户居民、1134栋楼宇,改造建筑面积达150.13万平方米,一批批老旧小区实现从“忧居”到“优居”的美丽蝶变。

 

直面“老年病”,小区迎来“新气象”

 

桐梓的老旧小区历经岁月流转,逐渐患上“老年病”:规划标准偏低、服务功能弱化、基础设施老化、公共空间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困扰居民日常生活的痛点。

 

“没改造前,我们这儿路面坑洼,下雨积水后下水道就容易堵,停车也比较难。”海校街道文笔花园小区居民周学烈对改造前的窘况记忆犹新。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桐梓立足实际,按照“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形象、便民利民”的总体思路,系统谋划,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及关联背街小巷的改造提升工作。

 

在海校街道荣兴二区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抢抓工期进行改造。该小区建成已逾三十年,存在排污不畅、排水困难等问题。为改善居住环境,今年8月,荣兴二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正式启动。“目前污水管网已经改造完成,现重点改造地面作业和强弱电部分,后续将逐步推进楼梯间墙面翻新、外露管线更换等工作。”项目负责人令狐克亮介绍。

 

改造工程不仅注重“面子”光鲜,更在“里子”上下足功夫,力求“内外兼修”。以海校街道太白小区为例,改造内容包括雨污分流、供排水管道更换、燃气入户、停车位增设等基础类项目,后续还将统筹考虑健身休闲器材配套、老年活动场所打造等提升类内容。“大体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接下来我们将推动成立业主委员会,探索小区自治模式,把改造成果长效维护好。”太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余永开表示。

 

从“有居”到“优居”,生活品质再升级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更通过完善充电设施、增添健身场地、优化公共空间等配套,显著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推动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跨越。

 

在娄山关街道电信家属院,新划设的公共停车位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题;休闲区内,老人们悠然漫步、闲话家常;全覆盖的监控设备让居民倍感安心。“这五年变化太大了,以前小区里因为花园布局不合理,经常堵车,邻居间难免有摩擦。改造后路平了,灰尘少了,车也不堵了,住着安全又舒心。”居民令狐大荣感慨道。

 

据了解,桐梓在改造过程中,统筹推进电气管网更新、停车泊位增设、智能管理设施引入,同时注重提升小区的整体风貌与宜居性,有效激发了老旧片区的新活力。

 

与电信家属院毗邻的娄山关街道烟草转运站家属院,作为首批改造的样板之一,已然旧貌换新颜:规范划设的停车位、家家户户门前的小花园、供居民休憩的“小团圆”亭子、干净整洁的绕院步道、焕然一新的楼栋外墙……“改造后环境变美了,安全有保障,生活更称心了!”居民荣元美的笑容印证了改造成效。

 

创新治理机制,巩固长效“焕新果”

 

为避免陷入“一年新、两年旧、三年走老路”的治理困境,桐梓在推进硬件改造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行“支部引领、业委发力、群众参与”的治理新模式,引导居民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主人翁”。

 

海校街道太白社区的教师新村小区建于1998年,共有4栋8单元96户居民。改造前,这里管理缺位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居住体验。自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后,小区居民幸福感倍增。社区积极构建“党小组+红色楼栋长”网格体系,组建了包括业委会、居民监督组、“拉家常”议事室在内的“一委一组一室”,并制定了《教师新村小区管理规约》,引导居民共商共治。“现在我们小区自己规范自己,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不仅环境干净整洁了,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和睦了。”居民梁里竹对此赞不绝口。

 

海校街道虎峰社区的德利大厦小区则展现了居民自治的力量。通过业主委员会自筹资金10余万元,该小区全面更新了电梯、消防管网等关键设施,物业费收缴率显著提高,居民投诉率几乎降为零。目前,虎峰社区已成功组建5个业委会,近三年来累计协调解决涉及改造、物业管理等方面的难题30余件,确保了老旧小区不仅“改得好”,更能“管得久”。

 

一针一线的“微改造”,绣出了桐梓老旧小区的焕然新生;一砖一瓦的变化,垒起了居民的幸福家园。随着改造工程收官,一场场“美丽蝶变”在此上演。下一步,桐梓县将把工作重心转向长效管理,通过治理创新,让改造成果长久惠民,续写更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