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10月31日,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城区河道事务中心邀请来自“两河一渠”管理部门及管养公司的30余名代表,开展“我们的城市叫郑州——郑好有您”市民进城管暨党建引领网格化高效能河区治理观摩活动。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仇珂 张济本)10月31日,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城区河道事务中心邀请来自“两河一渠”管理部门及管养公司的30余名代表,开展“我们的城市叫郑州——郑好有您”市民进城管暨党建引领网格化高效能河区治理观摩活动。代表们实地探访东风渠、金水河重点地段,感受在党建引领与网格化深度融合的治理模式下,两条河道从“管得住”到“管得好”的蝶变——如今的东风渠、金水河河道两岸,水清岸绿相映、步道整洁通畅,市民漫步休憩、孩童嬉戏玩耍,一幅“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画卷在绿城徐徐展开。
 
自《郑州市城区河道事务中心党建引领网格化河区治理实施方案》落地以来,市城管局城区河道事务中心锚定“党建赋能治理、网格破解难题”目标,全方位构建起“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治理中”的严密工作体系。方案明确二级网格长由各管理所支部书记担任,三级网格长由支部委员兼任,形成了“支部引领、委员包片、党员示范”的治理架构,有效确保了党建引领贯穿河区治理的全过程、各环节。
精细治理 绘就城区滨水“民生画卷”
作为郑州“零环”核心滨水空间,金水河(二七路至人民路)路段以“动态治理+人文关怀”为抓手,通过三方协同、创新设计、设施焕新三大举措,破解管理难题,提升市民幸福感获得感。
 
三方协同攻坚环境顽疾。城区河道二所网格牵头,联合管养公司、施工单位建立“杂草日清+雨后清淤”工作机制。烈日下,三级网格长带领党员先锋队联合施工单位开展杂草清理,实现杂草“随清随运、日产日清”;雨后,管养公司24小时内完成亲水步道清淤作业,机械与人力配合冲洗淤泥,保障步道整洁安全。
创新设计破解秩序难题。针对电动车穿行、碾压植被等突出问题,二级网格协调各方力量,设计“曲型门”阻车设施——桩间距严格控制在80厘米以保障轮椅通行,桩顶圆润打磨消除安全隐患,浅灰色防锈材质与周边景观自然融合,同步设置醒目的禁停标识,从源头上规范车辆通行秩序。“现在散步再也不用担心电动车突然窜出来了,安全感大大提升!”市民的真切反馈,成为治理成效的生动注脚。
 
设施焕新提升服务品质。依托滨水空间,打造国家安全知识普及的户外教育公园,同步高质量建设城市驿站,为市民提供休憩娱乐、党建活动等便民服务,构建起“生态治理+民生服务+国家安全教育”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让环境整治成果既惠泽民生福祉,又彰显社会教育功能。沿线垃圾箱、座椅全面焕新,老旧设施及时修缮,河岸路灯定期维护保洁,让“设施有人管、损坏有人修”成为常态。
如今,金水河沿岸草坪翠绿、步道整洁,月季与垂柳相映成趣,市民满意度持续攀升。
“加减乘除”工作法 激活共治新动能
东风渠以“加减乘除”工作法不断深化党建引领与网格化治理高度融合,着力打造生态、安全、便民的高品质滨水廊道,让治理效能持续释放。
 
以“加法”完善服务供给,让滨水空间更有民生温度。聚焦市民需求,东风渠沿线升级基础设施配套,建成集光储充放于一体的新能源补给站,新增600个生态车位,有效解决了市民“充电难、停车难”问题;通过打造黄山栾网红打卡点,推行落花“缓扫模式”,留住秋日浪漫景致;用竹木枝条编织生态“小篱笆”,既界定空间边界又环保节能,尽显精细化治理的民生温度。
以“减法”消除风险痛点,为市民安全保驾护航。联合北林路街道社区、郑州市人民医院、纬五路二小等单位,常态化开展“珍爱生命 谨防溺水”主题教育、“夏日守护 急救先行”等活动,通过模拟落水场景、教学心肺复苏技能,从源头减少溺水事故隐患。
以党建为纽带做“乘法”,放大治理联动效应。整合社区、医院、学校等多方资源,形成“党建引领、跨域协作”的治理联盟,让主题教育、应急培训等活动更具覆盖面与实效性;党员带头参与“秋护绿意”志愿活动,广泛动员市民清理沿岸垃圾,推动“党员引领、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落地,让治理力量从“单一管”变为“多元治”,效能呈几何级提升。
 
以“除法”破解生态难题,守护水清岸绿底色。针对生态河底水草生长快、总量大的特点,建立问题清单整改闭环机制,由二级网格长统筹、管养公司落实、三级网格验收,实行“高频次、精准化”打捞作业,年清运量超千吨,水质持续改善吸引白鹭群栖息。
此次党建引领网格化高效能河区治理观摩活动,为郑州市“两河一渠”河区环境的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样板。下一步,郑州市城区河道事务中心将在郑州市城管局党组的领导下,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围绕“我们的城市叫郑州”城市治理主题,以网格化治理推动管护常态化、服务精准化,持续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理念,让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画卷永驻绿城郑州。
上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