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秋意渐浓,江风拂面。9月26日,武汉市青山江滩迎来一群朝气蓬勃的“志愿红”——来自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一场“洁净焕新颜 分类在行动”社会实践活动。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涂菲菲 梁珂 张忱)秋意渐浓,江风拂面。9月26日,武汉市青山江滩迎来一群朝气蓬勃的“志愿红”——来自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一场“洁净焕新颜 分类在行动”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志愿者合影
清洁组的同学们手持垃圾夹、环保袋,沿江滩步道、绿化带开展“地毯式”清理。烟头、塑料瓶、废弃包装……他们不放过任何一处卫生死角,弯腰拾起的是垃圾,传递的是对母亲河的深情守护。
大学生志愿者将垃圾分类投放至垃圾桶
“作为一名大学生,能参与这样的活动特别有意义。”来自武汉科技大学大三的学生杨若熙一边擦拭汗水一边说,“江滩是市民休闲的重要空间,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人关注环境、爱护家园。用干净的江滩迎接中秋、国庆,也让我们的节日更有仪式感。”
大学生志愿者们在江滩捡拾垃圾
与此同时,在江滩轮滑广场,宣传组的大学生们正热情洋溢地向市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他们不仅布置了图文并茂的“四分类”展板,还设计了“垃圾分类投”“分类来找茬”等互动游戏,吸引不少市民驻足参与。
“灯管里的汞属于有害物质,一旦泄露会污染土壤和水源,所以要归为有害垃圾。”面对市民的疑问,大学生志愿者胡伟昊从专业角度进行现场科普,引得听众频频点头。带着孙子来玩的张阿姨也玩得不亦乐乎:“这些大学生讲得清楚,游戏也很有意思,我都记住了,以后肯定不会分错!”
市民参与垃圾分类互动游戏
“环保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湖北工业大学张中禹说“作为青年学生,我们有责任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今天在江滩,我们不仅清理了环境,更播下了绿色的种子。”
夕阳西下,活动接近尾声,但青春的热情仍在风中荡漾。他们用青春的语言讲述环保故事,用专业的素养解答市民疑问,展现出青年一代从“知”到“行”的环保自觉。
大学生是垃圾分类当之无愧的生力军与先锋队。青山区将持续创新,以更贴近年轻人的方式普及分类知识,发动青年志愿力量,为垃圾分类工作注入持久的青春动能。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