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管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志愿服务团队:智能木偶守护留守儿童心灵

发布时间:2025-07-21 11:06 来源:华夏小康网

核心摘要:“公益慈善论坛上的一句话,我一直印象很深,它说‘新时代的公益要弭平发展带来的裂痕’,这也是我们想做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无独有偶”项目团队成员杜心宁说。

“公益慈善论坛上的一句话,我一直印象很深,它说‘新时代的公益要弭平发展带来的裂痕’,这也是我们想做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无独有偶”项目团队成员杜心宁说。

  

近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无独有偶”项目团队以非遗为纽带、科技为媒介,为留守儿童编织心灵羁绊。目前,团队研发的“悟空”智能木偶已在鄂、闽、川、滇4省20余所学校推广。

  

202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支志愿服务队深入四川大凉山、云南盐津等地的偏远村落支教。50多天的朝夕相处中,队员们发现留守儿童面临多重困境:教育资源匮乏、亲情缺失、代际价值观鸿沟。

  

服务队指导老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钟开炜总结了留守儿童当下的矛盾和传统公益项目的困局——“人身安全难保障、情感陪伴常缺席、交流渠道被阻断、教育资源不均衡”和“组织活动浮于表面、机制缺乏长效设计、形式趋同单调乏味、服务范围囿于零星试点”。

  

从问题出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无独有偶”项目团队正式成立,他们将目光投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提线木偶戏。

服务队负责人杜心宁探索教育公益新路径

  

“提线木偶是我对故乡的记忆,也是传统文化的活态载体。”来自福建泉州市的“无独有偶”项目负责人杜心宁说。在她的提议下,项目团队开始以泉州传统木偶为载体打造一款能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困境的智能木偶。团队联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沈苏革、戴勋,选取“孙悟空”这一经典形象,以精湛的木偶技艺生动呈现文学经典中“齐天大圣”勇敢、坚韧与智慧的特质。

无独有偶—悟空系列概念图

  

要让木偶成为“心灵伙伴”,还需科技赋能。项目团队了解到浙江讯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有针对青少年创建的“智慧心育”多模态心理测评功能板块,通过多方沟通和产品调试,成功在非遗木偶内部植入功能芯片,实现“非遗木偶智能蜕变”。通过“安全定位、语音交互、陪伴游戏、文化教育”等智能系统,识别儿童情绪波动,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金箍棒测量蟠桃园”“筋斗云速度计算”等游戏化课程。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一样,最细小的对话都有可能影响心理陪伴效果。”项目团队成员林毅涵说,项目团队与医疗机构合作,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八类情感模式,并搭建“医教云平台”,整合5G、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心理咨询和健康监测。

团队研讨非遗陪伴式木偶机器人制作方案

 

  

未来,团队计划将开发更多非遗形象,并深化“线上+线下”模式,让智能木偶走进更多孩子的童年,织就守护留守儿童心灵保障的“数字安全网”。(张锐 刘欣然 黄子纯)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