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房地产业

“老旧小区”被疯抢?官方定调:2025年开始,这两类人将受益

发布时间:2025-05-21 16:24 来源:锦家房产

核心摘要:

2025年,注定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一个关键节点。随着住建部“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目标进入倒计时,一场覆盖全国、惠及千万家庭的“居住焕新”行动正加速落地。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已启动537万个老旧小区改造,投入资金高达2400亿元,受益户近900万户。而2025年,这一力度将再度加码——从燃气管网更新到加装电梯,从修缮外墙到整治黑臭水体,政策“组合拳”让“老破小”蝶变为“新宜居”。

 

二、谁在“疯抢”老旧小区?两类人群成最大赢家

 

1. 老旧小区原住民:从“将就”到“讲究”

 

“住了20年的房子,终于不用再爬楼梯了!”青岛某小区居民李阿姨的感慨,道出了无数老住户的心声。根据2025年改造计划,全国将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超1000部,仅青岛一地便计划完成400部。这一改变不仅让老年人、孕妇等群体告别“爬楼难”,更直接带动房产价值跃升——北京海淀区某加装电梯的老小区,二手房单价半年内上涨15%。

 

更深层的红利在于安全隐患的消除。政策明确要求“更新改造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整治通风井道等安全隐患”,仅2024年排查出的老化燃气管网,就将在2025年基本完成更新。对居民而言,这不仅是居住品质的提升,更是一份“生命安全保单”。

 

2. 精明投资者:抢占“政策红利+城市核心区位”双重洼地

 

“现在不买,明年改造完至少涨30万!”房产中介张先生的底气,源自老旧小区“低成本、高潜力”的独特优势。以上海为例,内环内老旧小区均价仅为同地段新房的60%,但改造后租金回报率可达4.5%,远超郊区新房。2025年,这类资产更迎来政策加持——全国计划统筹安排475公顷保障性住房用地,同时推动“一老一小”适龄化改造,这意味着老旧小区将加速融入“15分钟生活圈”,成为租赁市场的“硬通货”。

 

三、改造升级“技术流”:这些变化与你息息相关

 

硬件焕新:从“面子”到“里子”

 

改造绝非“刷墙补漏”的表面功夫。以北京某小区为例,改造方案包括“加固楼体结构、更换断桥铝窗、铺设防滑地砖”等16项措施,甚至细化到“楼梯扶手高度从90厘米调整至110厘米”的人性化设计。而住建部最新提出的“修缮改造”标准,更将“更换老旧管道、粉刷内外墙壁”列为必选项,确保改造“看得见、用得上”。

 

技术赋能:智慧社区悄然落地

 

在杭州,部分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已引入“AI物业管家”:人脸识别门禁、智能水电监测、高空抛物摄像头等科技设备一应俱全。这类“隐形升级”不仅降低物业管理成本,更通过数据互联为社区治理提供新思路。

 

四、南北差异:改造背后的“地域密码”

 

老旧小区改造绝非“一刀切”。北方地区聚焦供暖管道升级,哈尔滨2025年计划为200个小区更换保温层,预计冬季室温平均提升3℃;南方城市则侧重防潮防汛,广州将排水管网扩容列为改造重点,解决“暴雨即涝”的顽疾。这种“因地制宜”的策略,让改造更贴近百姓真实需求。

 

五、未来趋势:老旧小区或成“新刚需”

 

随着一二线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核心区老旧小区正从“被嫌弃”变为“抢手货”。北京西城区某1980年代小区,改造后挂牌量下降40%,业主普遍选择“改造后出租或自住”。专家预测,2025年后,具备“优质学区+成熟配套+改造完成”三重标签的老旧小区,价格可能逆势上涨,成为中产家庭的“新刚需”。

 

锦家房产·独家视角

 

“老树发新芽,旧巢引凤栖。”咱老百姓常说,房子是安身立命的根。如今国家下大力气给老楼“治病强身”,这既是民生账,更是发展账。从加装电梯的“一小步”,到城市更新的“一大步”,老小区正在书写“逆龄生长”的传奇。咱不妨多看看政策风向,那些守着黄金地段的老房子,说不准就是下一只“金凤凰”。正所谓:“旧瓦换新梁,福气进门廊;政策送春风,老屋亮堂堂!”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