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连日来,持续高温天气对城区所有绿化苗木造成严峻“烤”验。为保障绿植健康生长、维护城市生态景观,武汉市洪山区城市管理执法局积极应对制定抗旱保绿工作方案,采取多项科学措施对辖区园林绿化植被进行全面灌溉作业,确保苗木安全度夏。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方小齐 谢卓维)连日来,持续高温天气对城区所有绿化苗木造成严峻“烤”验。为保障绿植健康生长、维护城市生态景观,武汉市洪山区城市管理执法局积极应对制定抗旱保绿工作方案,采取多项科学措施对辖区园林绿化植被进行全面灌溉作业,确保苗木安全度夏。
科学调度,统筹资源。针对高温干旱形势,杨春湖公园、南湖幸福湾公园第一时间启动抗旱应急预案,整合人力、机械资源,成立专项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机制。通过优化作业流程,水袋、喷灌设备等资源,确保浇灌全覆盖、无死角。
错峰作业,提升效率。关山公园、毛坦公园为减少水分蒸发,园区严格遵循“早晚结合、错峰浇水”原则,避开10:00-16:00高温时段。同时采用“人歇水管不歇”模式,加大夜间作业力度,确保浇足、浇透、浇匀。特别是关山公园自制水管喷雾胶水装置,备受游园低龄游客青睐,儿童们在大人陪护下自愿帮忙移动水管给草坪喷雾。有工人表示表示,“一句话,就是天气热,难受,但是这是我们的责任,既然来到这里,就必须要坚守。”
分类施策,精准养护。在八坦公园、团结公园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对新栽苗木、行道树、立体绿化及不耐旱植物等重点区域,采取微喷带、人工喷淋等精细化灌溉方式,确保水分直达根系。对严重干旱区域,实施打孔灌浇等辅助措施;松土保墒与修剪结合,通过划锄树盘、修剪徒长枝,增强土壤透气性和蓄水能力,减少水分浪费。
强化安全,动态监管。张家湾人民公园、野芷湖公园等多家公园为一线工人合理安排轮岗,避免高温时段长时间作业。加强设备检修,确保水车、水泵等安全运行。成立抗旱保绿督导组,每日巡查浇灌进度及苗木状态,建立问题台账并动态整改。对重点区域实行“定人定责”,确保浇灌质量达标。
与此同时,7月15日早上6时左右的文治街、文祥街、文馨街、岭南路、珞狮路等道路战高温抗旱保苗工作正在进行中。夏天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加上气温高,水分蒸发也快。怎么浇水最高效?路段养护负责人都有一套操作体会,工作人员徐晶说道,“珞喻路植物数量多、品种丰富,这条路每约5公里,洒水车每天要用掉10多车水量。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将一直从下午16时忙到次日上午10时。”
现场看到,洒水车车头车尾均装有浇水的水炮,前面的由司机按键控制,主要采用平浇。车尾的水炮由人工控制,自上而下斜着浇,同时往绿化带内浇水。工人刘师傅说,“洒水车前后双管齐下,花草树木就被浇了两遍我们灵活调整车速,尽可能让植物‘喝饱’水”。
目之所及,抗旱有序,确保护绿有“凉”方。片刻工夫,养护工人额头上汗水直流,汗水便浸透了全身。路过街头、看在眼里的市民赵女士说,“起早贪黑”浇水,巧打时间差,这么高的温度,原来园林工人就是这么辛苦浇水的,不容易啊,值得点赞。
据了解,今夏高温天气以来,洪山区公园管理中心在各道路和公园有近200多名养护工人天天奋战在抗旱一线,同时负责花草树木整形修剪、打药除虫、环境保洁等诸多工作。
洪山区公园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结合土壤墒情调整浇灌方案,落实“精细化、常态化”管理,全力守护城市“绿意”,为市民营造清凉舒适的生态环境,守护城市绿色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