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春日的永兴大道上,市政工人手持切割机精准修整地砖,电信人员高空梳理"蜘蛛网",园林工为绿植修剪造型......这幅多工种协同作业的春日治理图景,正是黄梅县以精细化治理推动市容环境提质的生动画面。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商权)春日的永兴大道上,市政工人手持切割机精准修整地砖,电信人员高空梳理"蜘蛛网",园林工为绿植修剪造型......这幅多工种协同作业的春日治理图景,正是黄梅县以精细化治理推动市容环境提质的生动画面。
聚焦民生痛点,周岭社区居民吴超勇指着新铺的人行道感慨:"从前雨天蹚水坑、晴天吃灰的日子终于结束了!"这声赞叹背后,是黄梅城管实施的"微创手术",“通过‘小切口’改造,实现群众生活品质的‘大提升’。”
县城管执法局市政办公室负责人熊建新介绍,目前已完成修复永兴大道等主干道破损路面1000平方米,更换沉降井盖36座,规范空中线缆8000米,拆除违规广告设施18处,用"小切口"实现城市品质"大提升"。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空中蜘蛛网”问题,县城乡环卫服务中心副主任张记汶表示,将采取“先规范、后入地”策略:对暂不具备入地条件的线缆进行规整加固,消除安全隐患;同步推进管线入地工程,已新增管线井12个,铺设隐藏管道50米。未来将逐步清理废弃线杆,还市民一片清爽天际线。
"我们建立了'路长制+数字城管'双轨机制,形成问题发现、整改、验收闭环。"县城管执法局局长朱章洪介绍,通过"市政设施提档、建筑立面提级、工地环境提优、执勤管理提标"四大专项行动,对永兴大道、五祖大道等6条城区主动脉实施系统治理。目前迎宾大道弱电线路已实现"空中蛛网"变"城市经络",新增管线井12个,铺设隐形管道50米,为未来全面线缆入地奠定基础。
在治理实践中,黄梅创新构建"五化并举"模式:环卫全天候"洁化"作业,执法网格化"序化"管理,路灯智能化"亮化"升级,绿化带"立体化"造景,立面广告"规范化"提质。多部门联动的"城市协奏曲"成效显著:主干道绿化完好率达98%,市政设施完好率提升至95%,12345热线市容投诉量同比下降43%。
城市更新永无止境。据透露,黄梅即将启动第二轮"美颜计划":将逐步扩大示范路创建范围,对城区主干道开展地毯式排查,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朱章洪表示:"我们要让背街小巷也披上新装,真正实现'精致城市'建设成果全民共享。"同时,加快弱电管线规范整治进度,并启动沿街立面整治、绿化景观提升等工程,以更高标准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从修补一块地砖到梳理一缕线缆,从整治一面广告到点亮一盏街灯,黄梅正以"绣花精神"织就城市新图景,让千年古邑焕发现代化宜居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