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2025年,黄石城管这样干!

发布时间:2025-03-03 11:35 来源:

核心摘要:2024年,黄石城管聚焦民生关注,花城计划初见成效,公园绿道焕新升级,口袋花园点缀街巷,“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市民生活新常态;在全省率先制定行业标准,填补制度空白;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系统通过住建部、省住建厅项目验收,成为湖北省首批完成市级平台建设的地级市……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多项新突破。

中华建设网讯 新年新气象,2月28日,黄石市城管委召开专题会议,总结回顾2024年城市管理工作情况,全面部署2025年工作。

 

2024年,黄石城管聚焦民生关注,花城计划初见成效,公园绿道焕新升级,口袋花园点缀街巷,“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市民生活新常态;在全省率先制定行业标准,填补制度空白;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系统通过住建部、省住建厅项目验收,成为湖北省首批完成市级平台建设的地级市……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多项新突破。

 

 

2025年,市城管部门将着力在城市治理上提效能、设施上补短板、空间上提品质、民生上优服务,推动城市精管善治水平持续提升,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为打造武汉都市圈生态文旅宜居城市践行城管担当。

 

用精细管理的匠心,打造城市空间好治理

 

美化城市绿色空间:

 

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以团城山门前口袋公园为标杆向全市推广,新建口袋公园17个。

 

持续推进“花好月圆”花城计划,全市打造示范路4条、花径小路8条,提升改造小微绿地20处。

 

推进城市公园绿地改造提升与开放共享,完成团城山公园、柯尔山?白马山公园、人民广场、陈家湾广场等城市公园广场设施更新提质,新增开放共享公园绿地5处、1万余平方米。

 

 

试点开展陈家湾广场-绿化长廊A标、磁湖西北岸景观、桂花湾广场业态植入。

 

细化街区视觉空间:

 

全市新打造城市家具标准化街区5个。

 

全市新打造城市客厅(美丽街区)7个。

 

持续推进公厕升级改造,将停车场周边、校园周边、集贸市场周边公厕纳入提档升级范围,新改建部分城市驿站。

 

净化城市立面空间:

 

持续做好违法建筑管控和治理,加快出台《黄石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筑实施办法》,确保全年拆违不低于6万平方米。

 

持续推进全市楼顶发光字与户外广告清理整治,力争实现建成区范围楼顶发光字全清零、大型立柱式广告全规范目标。

 

优化城市出行空间:

 

大力推动路灯照明提升节能改造项目,改造更新30条城市道路老旧路灯2000盏。

 

更换新型高标准窨井盖3000套。

 

开展人行道和路缘石破损整治提升,全市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跷跷板”问题动态清零。

 

以身边小事为切口,打造城市生活好服务

 

推进停车惠民工作:

 

加强停车泊位供给,力争2025年全市再新建1万个泊位,其中:城区6000个、大冶市3000个、阳新县1000个。

 

 

做好新增停车资源的联网工作,扩容停车“一张网”,积极推进市域范围内“通停通付”,提高停车效率。

 

提升公用服务质效:

 

规范特许经营活动,围绕水质水压、气质气压、水气报装等重点,进一步提升行业服务质量,信访投诉量同比下降。

 

推进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改造,完成32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移交。

 

推进管线建设改造,完成60公里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不少于100个漏损点修复。

 

加强水质水压监测,确保水质、水压符合国家标准。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年底前完成城镇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编。

 

提高环卫管理水平:

 

加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推广“两袋两桶”简易分类方式,升级改造垃圾分类投放点400个,城区居民小区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农村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50%。

 

加快厨余垃圾终端处置项目谋划,推进黄石市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项目建设。

 

加强保洁作业分类定标,统筹推进环卫行业作业标准化实施。

 

加强垃圾费征收保障,年度征收目标3200万元。

 

加强处置单位监督,定制“一场一策”监管方案,加强飞灰等指标监测频次。

 

从本质安全上着手,打造城市运行好保障

 

推进污水管网整治攻坚行动:

 

开展污水收集系统排查,督办完成新建或改建污水管网不低于100公里,改造污水管网混错接2000处、缺陷3000处,市政污水管网混错接整治完成率达到80%;结合城市更新、城市道路改造等项目,同步推进黄石大道、胜阳港片区等污水管网改造。

 

 

推进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选取条件成熟的青山湖、花湖污水处理厂开展“厂网一体化”试点,建立按效付费模式。

 

落实排水许可制度及批后监管,持续推进排水单元达标治理工作。

 

推进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

 

加快推进增发国债排水防涝项目建设,西塞山区、开铁区要按期完成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

 

完成《黄石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修编(2021-2030)》,提交市规委会审批后正式发布。

 

对道路积水隐患点位开展排查,全年督办改造积水点18处、疏浚管网250公里以上。

 

依托“城市生命线”排涝指挥应用场景建设,维护现有积水点水位监测设备,增设监测设备和视频监控21处。

 

推进城镇燃气安全整治行动:

 

深入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为全市所有液化气居民用户免费安装“三件套”。

 

强化燃气行业监管,持续加强燃气经营许可管理,年底前全面规范燃气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大力加强瓶装液化气管理,推进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标准化、智慧化建设,年底前基本实现瓶装液化气统一配送入户、随瓶安检。

 

加强涉燃气工程管理,持续开展防范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设施专项行动,严格查处涉燃气工程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燃气安全培训教育,出台《黄石市城镇燃气领域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办法》。

 

加强燃气安全执法力度,强化多部门联合行动,梳理典型执法案例并通报警示。

 

推进隐患排查护安行动:

 

做好桥隧保畅,以跨湖跨河、老旧桥隧和道路塌陷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城市道桥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加大市管道桥隧设施养护维修及检测评估,推进黄思湾隧道安全隐患整治,实现道桥隧风险隐患动态清零。

 

强化道桥隧日常行业监管,推进桥隧安全智慧健康监测,常态化开展道桥隧治超治限,确保道桥隧运行安全。

 

加强项目施工检查,探索“飞行”检查模式,确保隐患发现、整改、消除到位。

 

推进环保督察问题销号行动:

 

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5个问题销号。

 

持续做好全市城市(县城)建成区水体长效管护,定期公布水质监测数据并开展黑臭水体专项排查,持续巩固市本级黑臭水体治理成果,严防水体返黑返臭或新增黑臭水体。

 

在补短强弱上发力,打造城市发展好支撑

 

重构城市管理机制:

 

持续优化城市综合管理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城市治理统筹、研判、协调、调度、监督、评价职能,统筹协调解决跨区域、跨系统突出问题,促进城市管理“多元共治”。

 

突出项目引领作用:

 

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成立专班,以胜阳港片区雨污分流、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三期、污水处理设施更新改造工程等为重点,选符合投向、具备申报条件项目。

 

 

加快项目建设效率,加快推进水电气热等老旧管线300公里改造升级,排水防涝国债项目要按期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做好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建设质量。

 

完善城市智管底座:

 

推进运管服平台升级与应用,构建集日常管理运行、风险管控和应急指挥于一体的综合智管系统,力争2025年7月前完成省级验收。

 

 

推进城市运管服平台与数公基平台对接,推动城市生命线、垃圾分类、执法、园林、停车等专题应用场景与实际业务紧密融合,提高行业监管能力。

 

完善平台运行指挥调度、会商研判、评价督办等配套管理机制,保障平台高效有序运转,推动业务部门主动使用、常态应用。

 

科学谋划“十五五”工作:

 

围绕重大问题,深入开展“十五五”规划前期专题调研工作,谋划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支撑项目。

 

组建工作班子,完成《城市管理“十五五”行业规划》、行业年度调研课题等前瞻性工作报告。

 

以规范执法为根基,打造城市管理好队伍

 

提升城管法治水平:

 

推进《黄石市停车场建设管理条例》和《黄石市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管理办法》等地方性立法工作。

 

 

做好《黄石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黄石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加快完善一个落实工作方案、制定一套实施细则、办理一批典型执法案例。

 

加强执法规范建设:

 

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围绕11项具体自查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

 

开展城管大练兵活动,通过线上+线下、集中+自学等方式,针对性开展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和技能培训。

 

 

完善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线上心理辅导新模式,开展心理辅导进城区、进街道活动,定期开展心理评估。

 

强化督察考核,开展执法专项督察,定期调研城区和街道执法情况。

 

健全“城管进社区”机制。坚持分片负责机制,推进1+1或1+N的进驻工作模式(1个社区进驻1或N名城管或综合执法队员)。

 

筑牢政治思想根基:

 

狠抓思想动态研判,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持之以恒巩固党纪学习教育、纪律作风整治成果,推动干部改作风、转作风,促进工作效能全面提升。

 

狠抓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借助“干部素质提升年”契机,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专业化能力培训,推动干部走出去、广视野,学习借鉴先进城市公园建设、城管执法等理念和方式。

 

持续做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狠抓党建特色品牌创建,以党建引领,讲好城管故事,围绕安全监管、市容管理等,大力开展“十佳服务品牌”和“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切实把机关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