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截至目前,全州已建成智慧停车泊位8万余个,智慧停车平台累计服务超87万车次,城市停车治理迈入智能化、集约化新阶段。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毛雨谦)在武陵山脉的层峦叠嶂间,一场关乎民生幸福的“停车革命”正在悄然推进。恩施州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以“全州一盘棋”的魄力,通过资源整合、智慧赋能、政策引领等创新举措,将原本分散的停车资源编织成一张惠民便民的智慧网络,让“停车难”的民生痛点转化为展现城市温度的亮点。截至目前,全州已建成智慧停车泊位8万余个,智慧停车平台累计服务超87万车次,城市停车治理迈入智能化、集约化新阶段。
恩施市体育中心停车场
破局:政企双轮驱动 织密停车资源网
面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停车供需矛盾,恩施州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以“绣花功夫”破解治理难题。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建立“专班推进+专项督导”工作机制,创新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双轮驱动模式,在2024年新增的8233个公共泊位中,政府直接投资1.0841亿元建设35个停车场,同时撬动社会资本10.3亿元建设21个智慧停车场,实现公共投入与社会资本的良性互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时空置换”创新实践: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建设临时停车场12处,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见缝插针”新增泊位713个,将闲置土地转化为便民设施。这种集约化利用模式不仅能够节省建设用地,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升级”。
宣恩智慧立体车库
智变:云端大脑赋能 解锁秒停新体验
在州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下,“恩施城市停车”智慧管理平台犹如城市交通的智慧大脑。该平台创造性的完成州县两级停车系统全接入,实现无感支付全覆盖、构建跨区域通停通付体系。目前全州289个停车场实现先离场后付费,车主通过APP即可完成余位查询、智能导航、电子支付等全流程服务。
“以前找车位要绕三四圈,现在手机一点就有导航指引,出场自动扣费,真是太方便了”!经营茶叶生意的王女士由衷点赞。数据显示,智慧停车系统上线后,城区平均寻泊时间由15分钟缩短至3分钟,停车场周转率提升40%,重点商圈拥堵指数下降18%。这套系统更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数字窗口”。
来凤县停车管理系统
共享:制度破解藩篱 激活城市边角料
2023年出台的《恩施州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暂行办法》,构建起停车治理的“四梁八柱”。该办法创新建立管理模式:实行政府定价、市场调节价、公益免费价三种价格机制;构建配建停车场、公共停车场、临时停车场三级供给体系;形成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执法监督三项闭环机制。特别是法定节假日公共停车场免费开放制度,每年惠及群众超50万人次。
利川市生态停车场
在政策引导下,全州形成多元共建格局:机关事业单位错时开放停车位2600余个,商业综合体共享泊位3800个,住宅小区潮汐式开放车位5200个。这种"共享经济"模式不仅盘活存量资源,更催生出夜间经济专用泊位、物流配送专用车位等特色服务,使停车设施成为城市功能升级的重要支点。
鹤峰县立体车库
焕新:攻坚扩容提质 精绣民生幸福图
站在新的起点,恩施州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正以“五个升级”擘画发展蓝图。实施“空间再造”计划,通过老旧小区立体化改造和城市更新行动继续新增泊位,高效利用城市空间;启动“智慧+”行动计划,开发车位预约、充电一体化等衍生功能;推进“交旅融合”工程,在重点景区建设生态停车场;完善“政企合作”机制,推广PPP模式、BOT模式等建设智能车库;开展“文明停车”创建,培育共建共治共享的停车文化。
来凤县智慧停车场
从“一位难求”到“有位有序”,从“各自为政”到“全州联网”,恩施州“全州一个停车场”建设实践,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智慧停车系统实时跳动的数据与市井巷陌的欢声笑语同频共振,这座山水之城正用创新之笔,书写着新型城镇化的生动答卷。在推进城市更新的征程上,恩施州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将继续以“绣花精神”精耕细作,让更多民生工程转化为民心工程,为武陵山区城市治理现代化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