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释放公积金政策红利  共圆群众“安居梦”

发布时间:2021-04-13 15:18 来源:

核心摘要:十堰住房公积金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胡建明(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原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右二)在中心调研工作) 十三五时期,十堰住房公积金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以提高制度覆盖率、提高资金使用率、提高政策知晓率为工作主线,各项工作取得了

 ——十堰住房公积金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胡建明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原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右二)在中心调研工作)


   “十三五”时期,十堰住房公积金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以“提高制度覆盖率、提高资金使用率、提高政策知晓率”为工作主线,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新发展、新业绩。


    一、“十三五”时期住房公积金主要业务指标超额完成

归集资金和新增人数大幅提升。“十三五”时期,十堰市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数23.3万人;新增企事业单位1695个。归集总额由2016年初的167.36亿元增加到2020年底的365.03亿元,增幅达118.11%;年提取总额由2016年初的72.92亿元增加到2020年底的182.23亿元,增幅达149.90%。


   贷款发放实现应贷尽贷。“十三五”时期共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15.51亿元,帮助十堰市32540户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为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增值收益不断提高。“十三五”时期,中心增值收益由2016年的2.14亿增加到2020年底的的2.73亿,增幅达27.57%;5年间累计上缴廉租房补充资金5.64亿元,有力支持和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文明创建育新风。通过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中心连续两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形成了全员参与创文的强大合力。

 

(十堰住房公积金中心荣获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脱贫成效显著。中心及各分支机构包保8个贫困村,总计937户3057名贫困户,截止2020年底,已全部脱贫出列。中心认真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连续三年在机关包联村堰石村进行春节整村慰问,脱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胡建明(左一)在扶贫村指导工作)


   二、以归集扩面、贷款管理、政策宣传为重点,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狠抓归集扩面工作,提高政策全面覆盖。中心坚持把人民群众对改善居住条件的美好向往当做奋斗目标,以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进城务工人员、各类聘用制人员为重点推进扩面建制。


   组建专班、确定目标。中心
成立归集扩面工作专班,确定三年时间内“全市归集总人数达到30万人、归集总额达到150亿元”的整体目标(简称“330150”工作目标),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工作专班管理制度按照“先大后小、先易后难、先低后高、先进后管”的原则,指派专人进行催收催建,有效推动了扩面工作落实,截止2020年底,“330150”工程目标已基本完成。

    
   调查情况、促进联动。扩面
专班与市直相关单位及城区十二家承办银行沟通对接,进一步了解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公积金缴存情况和城区非公有制企业公积金建制情况,建立了住房公积金扩面基础数据库,安排专人做好跟踪调查和台账记录。

    
   加强调研、提供依据。“十三五”期间,中心摒弃“坐堂办公”思想,
抽调业务骨干到十堰白浪经济开发区和郧阳区开展“新市民住房问题专项调研问题”活动本次调研围绕新市民住房刚需,聚焦住房公积金疑难问题,全面了解我市新市民的人口规模、群体特征、住房状况和住房需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政策障碍、体制弊端和解决措施,研究改进住房公积金服务管理措施,最终形成了调研报告,为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建立机制、创新宣传。中心
每年5月份作为公积金政策宣传月,同时利用年审、“12.4”国家宪法日等活动载体,有针对性的开展扩面宣传、政策解答和辅导,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完善我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发挥了积极的宣传舆论导向作用。

     
   搭建平台、挖掘优势。中心
召集城区十二家承办银行召开扩面业务动员会,动员各银行发挥点多面广、客户数量大的资源优势、逐户筛选,把还未执行公积金缴存政策的单位和个人作为重点对象,开展强力营销;对承办银行下达扩面任务,有效调动了银行参与公积金扩面工作的积极性。

     
   ——坚持房住不炒原则,强化贷款审批管理。中心始终坚持“房住不炒”原则,不断加强公积金贷款管理工作。

    
   实现自主核算,优化业务职能。中心将贷款由原来的银行委托管理模式转换为自主核算模式,进一步优化各项业务职能。

    
   启动冲还模式,支持刚需消费。中心与受托银行建立专线联网,开展公积金月冲还贷、一次性划转住房公积金、提前结清住房公积金贷款本息等业务,支持刚需购房,抵制炒房行为,满足了缴存职工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购房需求。

    
   规范业务操作,适时调整业务。“十三五”时期,中心先后5次调整贷款业务,分别从业务描述、办理流程、办理要件、注意事项、办理时限等方面予以规范,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取消了商业贷款结清、户口注销、购房所在地户籍、购房所在地工作单位证明、子女就读学校证明等材料,极大方便群众办理各项业务。

     
   取消相关费用,减轻企业负担。2020年,中心下发通知,取消了全市范围内71家房地产企业保证金2873万元,退付67家房地产企业缴纳的保证金6534万元。


   ——推进信息数据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中心为了适应新时代住房公积金工作发展需要,上线运行新一代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并通过了住建部“双贯标”验收,中心信息化建设迈向了新时代。

    
   构建了数据安全体系。中心完成了基础数据采集、需求编写、数据转换、系统研发、测试改进等工作,对原有机房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购置了多项多功能网络安全防护设备,构建了全方位的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实现了账户统一管理。通过“双贯标”后,中心实现了资金提取实时到账,住房公积金服务水平实现了提档升级。为全市广大缴存职工提供了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

    
   丰富了信息查询平台。中心完成了网上营业厅、微信、短信、12329服务热线、手机APP、官方网站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了“互联网+公积金”的服务模式。

    
   全力推进“一网通办”。按照市委、市政务工作要求,中心积极与十堰市大数据管理局对接,在做好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将全市公积金数据与市大数据中心对接,为推进“一网通办”工作奠定了基础。

   
   ——创新资金管理方法,健全资金管理机制。中心建立健全资金存放长效机制,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中心首次实行公积金存款招投标制度,将公积金存款招标将作为一项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工作开展,有效防范资金存放安全风险和廉政风险。同时形成银行间比贡献、比服务、比业绩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和效益最大化。


   三、开拓“十四五”奋进新时代  
   承前启后,深感责任重大;继往开来,倍觉任重道远。“十四五”时期是住房公积金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市居民的自住及改善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需求、以及各类外来人员的住房需求对公积金制度的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021年-2015年,计划新增缴存人数6.8万人,归集住房公积金余额达到235亿元;计划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20亿元;计划增值收益达到14亿元;增值收益率不低于1.52%;预计向市财政上缴廉租房补充资金10亿元。实现以上目标,中心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拓宽政策宣传渠道,多措并举加强建制。“十四五”期间,中心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公积金宣传工作,不断创新方法,丰富内容,着力提高政策知晓率。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中心将借助新闻媒体、三微一端、抖音等新兴媒体,通过制作宣传短片、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势开展政策宣传。继续发扬“店小二”精神,主动做好上门一对一政策宣传和服务,积极营造公积金宣传浓厚舆论氛围,不断扩大制度影响力。二是深入调研,掌握实情。中心将加大调研力度,努力把归集扩面工作向工业园区、乡镇事业单位及民营企业甚至在本城区有固定职业的农民工等就业群体覆盖延伸。三是严格审核,源头杜绝。中心将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打击骗提骗贷违法行为,建立健全业务审核长效机制,使公积金各项业务的办理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更加科学合理。

    
   科学统筹安排资金,防范金融风险。通过财务报表数据,反映出来我市城区及各县办事处统一核算的渠道不畅通,城乡之间资金供需不均衡的问题。在“十四五”期间,中心根据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住房市场变化趋势,提前预测住房公积金资金运行情况,及时做好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预案,开拓融资渠道,满足职工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的需求,合理化解资金紧缺矛盾,防范流动性风险,确保住房公积金健康运行。

    
   推进信息数据共享,打造服务“金字招牌”。“十四五”期间,中心将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积极探索各业务办理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各协作部门数据,加快构建数据共享、流程再造系统模型,通过与大数据局和“鄂汇办”对接,使缴存职工的业务经办模式由以往“群众跑腿”转变成“数据跑路”,推动实现公积金业务“一网通办”,争取实现对接微信城市服务、支付宝城市服务等服务渠道,增加和完善人脸识别、电子签章、智能客服、知识管理系统、工单管理系统、预约排号系统等提升服务水平,为缴存职工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服务。

    
   健全管理规章制度,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十四五”期间,中心将继续加强干部职工作风建设,强化学习各类规章制度,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水平。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饱满的精神风貌推动我市公积金事业在“十四五”期间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