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石家庄市城管局网站
秋高气爽,秋风微凉。当您漫步在街头感受初秋的惬意时,是否发现道路卫生干净整洁、市容环境文明有序,这干净整洁、文明有序背后饱含了环卫工人的辛勤、执法队员的付出,饱含省会万名城管人对这座城市的用情管理、用心呵护。
近年来,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确立了“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工作目标,“实、精、严、快、新、好”工作要求,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推动了城管事业大发展大提升。
为让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城市面貌变化背后我市城管系统干部职工具体工作情况,9月11日,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云直播方式,举办了第29期“走进城管”系列体验问计活动——“漫步省会街头 细品城市变化”。市民可以通过石家庄交通广播官方微信观看活动直播视频,石家庄城管微信公众号观看回看视频,并在线留言,提出意见建议。
市容管理“标”“本”兼治力保长效
“您好,我们是裕华区城管局直属中队的执法人员,这是我们的执法证件,现在向您发放《致沿街商户朋友的一封信》《石家庄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请您阅读以上内容,积极配合工作,共同维护好辖区市容环境。”上午9点半,在建华大街与裕泰路交口附近,裕华区城管局的执法人员在对沿街商户进行条例法规的宣讲。
“定期向商户宣讲市容管理有关内容,助于提高商户们对我们工作的认知和理解,进而提升其配合度、参与度。”裕华区城管局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褚旭东介绍,占道经营、出店经营、门前乱堆放、橱窗乱张贴等是市容管理“顽疾”,具有易反弹的特性。解决这类市容管理问题需要刚性的严肃执法。裕华区城管局每周开展2次与各街道办综合执法队、环卫大队的联动协作,协助各街道办对辖区内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贴乱挂等破坏市容环境秩序的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并要求各街道执法队针对已整治的区域进行蹲点值守,保持常态化管理,确保已治理区域市容秩序问题不再反
同时,要解决好这类问题还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和切实解决商户实际困难,变被动为主动,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将问题消除在“萌芽”、消除在“根本”。
近年来,裕华区城管局持续增强服务意识,将城市管理“721”工作法贯穿于执法全过程,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开展了“问计于民 提升服务”、“‘门前三包’包什么”等一系列入户宣讲活动,倾听商户声音,现场解惑答疑;结合“首违不罚”制度,制作了“温馨提示单”和“郑重警示单”,对管理相对人第一次违反相关市容条例法规的,灵活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非强制行政手段。通过换位思考、交流沟通等形式,打造有温度的“城管品牌”,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今年以来,裕华区城管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人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30余次,发放各类“双创”宣传资料、城市管理相关条例法规22000余份,签订《门前三包管理责任书》5500余份。
环卫保洁“以克论净”不留死角
上午11点,水源街合作路交口附近,环卫工人们有的在清理绿化带、树坑内的落叶,有的正使用小高压便道冲洗车对便道进行冲洗作业,不远处,还有一辆缓慢行进的洗扫车在对环卫工人们清扫后的马路进行再一次的冲洗,确保达到路见底色。
据新华区卫生队副队长张东爽介绍,为着力打造干净、整洁、优美、宜居的城区环境,新华区卫生队主动加压,提高标准,在严格落实晨扫普扫制度和主干道20小时、次干道16小时保洁制度基础上,对和平路、中华大街、新华路、友谊大街等主干道由三天冲洗一次改为一天冲洗一次;对水源街、联盟路、泰华街等次干道由五天冲洗一次变为三天冲洗一次,力争主干道、慢车道和便道每平方米浮尘不超过5克,“四横八纵”以外道路每平方米不超过10克。
同时为切实做到清洗到边、不留死角,新华区卫生队还抽调多功能洗扫车,配合高压水枪,对路牙、隔离栏下、绿化带周边等易积尘部位进行冲洗;定期使用污渍清除机对收水口、道路油污进行专项清除;组建专门队伍,严格按照《便道冲洗任务表》每天0点至7点对主干道便道进行冲洗;按照“夜涂晨清”的原则,对辖区内路面、电线杆、墙体张贴或喷绘广告进行整治清理。
从新华区卫生队获悉,近一个月来,新华区卫生队平均日出动清扫车17台次,洒水车22台次,路面养护车9台次,多功能洗扫车46台次,全区日均清扫面积为1135.2072万平方米,日均清运垃圾580余吨。
市政设施整修实现“道平、水畅、灯明”
上午11点,在平安大街东马路交口,市城市照明管护中心的工人师傅穿戴好护具站在升降车上对路灯进行线路整理。
“工人师傅白天主要是开展线路整理和清理灯杆杂物的工作,晚上会针对单灯不亮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维修。”市城市照明管护中心维护管理科科长孙敬彦介绍,为切实做好“双城”同创工作,市城市照明管护中心自我加压,确立了亮灯率99%、设施完好率96%的工作标准,并于近期开展了集中的维护检修活动。
活动中,市城市照明管护中心全员取消休假,延长换灯时间,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主次干道后背街小巷原则,依次对42条街道、二环内、二环至三环间所管辖的照明设施进行了全时段、全覆盖排查检修,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亮灯率和设施完好率。截止目前,市城市照明管护中心近一个月已累计更换灯泡2060个,更换及补装照明器394个,更换各类电器元件1377个,处理单灯及线路故障398处,更换电缆等线材6616米,整修及补装井体、井盖2458套,杆门413个,保洁灯杆24224杆次。
同时为保证监控状态正常、城市景观照明运行效果良好,市城市照明管护中心克服车流量大、天气炎热、故障多样化等困难,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市675台终端进行逐一排查检修,新装、维修道路照明终端87余台,更换终端电池200块。
在全力保障设施正常运行基础上,市城市照明管护中心还于近期开展了照明设施清洁行动。孙敬彦介绍,此次照明设施清洁行动,市城市照明管护中心对20余条街道2600余基灯杆进行刷漆,对二环内灯杆进行循环保洁,对裕华路杆上胶布等遗留问题进行专项清理,同时机关全体人员上街保洁箱变、配电箱,清理箱变积尘,擦洗配电箱污渍,截止目前已累计出动200人次,保洁箱变260台、配电箱650台。
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为助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全市城管系统确立了“道平、水畅、灯明”的工作目标,并于近期开展了基础设施大整修行动。市、区两级市政维护单位对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和背街小巷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实施精细化维护作业。除对照明设施开展维护作业外,8月份我市城管系统共维修道路16万平方米,便道4.5万平方米,路缘石3公里,封补裂缝52公里;疏通排水管道100余公里,掏挖收检井1.4万座,维修、更换收检井200余座,修补井圈1350座,更换井篦井盖500余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