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宜昌城管:这个宜昌婆婆,火了!

发布时间:2020-05-07 17:50 来源:

核心摘要: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黄玉莲)68岁的欧婆婆成了宜昌红港新村社区垃圾分类红人。2019年底,红港新村社区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欧婆婆成为社区一名督导员。她每天早上六点多就来到垃圾分类投放点,穿上红马甲、带上小红帽开始垃圾分类督导工作。小姑娘,你这是什么垃圾?一位小姑娘提着一袋垃圾走来,欧婆婆立即迎了上去,笑着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黄玉莲)68岁的欧婆婆成了宜昌红港新村社区垃圾分类“红人”。2019年底,红港新村社区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欧婆婆成为社区一名督导员。她每天早上六点多就来到垃圾分类投放点,穿上红马甲、带上小红帽开始垃圾分类督导工作。“小姑娘,你这是什么垃圾?”一位小姑娘提着一袋垃圾走来,欧婆婆立即迎了上去,笑着问。“婆婆,就是一些剩菜剩饭。”“那你要放到绿色的厨余垃圾桶里。”欧婆婆每天说的最多的话就是风靡网络的“你这是什么垃圾?”。

红港新村社区是搬迁还建的居民安置点,约902户2700余人,大多数由农民变身城市居民,人员素质差参不齐,首次接触垃圾分类,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为了引导居民开展垃圾分类,除安装智能分类垃圾箱等设备外,督导员的引导示范必不可少。在听到需要垃圾分类督导员后,热心、负责的欧婆婆第一时间找到社区,表示自己曾经多次加入文明城市创建志愿者队伍,有劝导经验,想为大家出一份力,当垃圾分类督导员。
 
111.webp

 “每天早中晚丢垃圾的人最多,经过半年多宣传普及,大多数居民已经知道怎样分类了,但部分居民嫌麻烦不愿分,不想分,认为分不到位也无所谓,加上前段时间疫情的影响,大家思想上又放松了,随意投放现象越来越多”,欧婆婆介绍到。前几天,一居民开车路过,一袋垃圾从窗户飞出来,散落一地,欧婆婆二话不说追了上去,司机大哥满不在乎,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说,“你一个老太婆管这么多干什么,跟你也没什么关系”。欧婆婆听闻此话并没有生气懊恼,而是耐心告诉这位司机,“垃圾分类虽然是件小事,却意义重大,现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了,为了我们自己的居住环境,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孙子生活的环境更好,我们都应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也许你现在觉得分类很麻烦,但我们的举手之劳,就能为环境保护做出很大的贡献,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听完这番话,司机大哥显然有些不好意思,走下车将垃圾收好,在欧婆婆的指导下丢进了相应的垃圾桶。
 
222.webp

在没人前来丢垃圾时,欧婆婆还会积极主动的把自己负责的收集点周边卫生做好,每天多次对垃圾容器进行擦洗、消毒杀菌,保证视线范围内无苍蝇蚊虫,无明显臭味。欧婆婆说,“我把这里的卫生搞好了,大家也就不好意思乱丢了”。

68岁的欧婆婆识字不多,除参加社区、城管部门进行的统一培训外,她还主动要求子女多给她找点通俗易懂的资料来学习。为了学到更多的垃圾分类知识,欧婆婆学会了玩微信、刷抖音。她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我也要做个时尚的人,只有多学习,才能教大家。”
 
333.webp

红港新村社区5号楼至9号楼是欧婆婆包栋负责区域,定时值守督导以外的时间,欧婆婆还会每家每户的进门宣传,向居民讲解垃
圾分类重要性和分类方式,手把手教居民进行分类,同时向居民发入宣传资料。有时候碰到一些嫌麻烦不肯认真分类的居民,欧婆婆会不断入户“骚扰”,把垃圾分类的意义植入居民心中。楼栋里居住的老党员、老同志被欧婆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所感染,也纷纷响应,积极主动的向身边亲朋好友、邻居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意义。十分的责任心,十分的耐心,让欧婆婆成了社区垃圾分类的“红人”。周围的邻居纷纷表示,“欧婆婆在这,我们不敢乱丢”、“欧婆婆这么认真,她能做好,我们也要向她学习”。欧婆婆说,“垃圾分类很简单,只要用心,有责任,就能分好,我年纪这么大的人能当督导员,年轻人、小朋友分起来应该轻而易举。大家在家里多备几个垃圾桶,把垃圾分开装,在丢垃圾的时候也就轻松多了,分对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444.webp

目前,红港新村社区共有垃圾分类督导员11名,与欧婆婆一样,他们各个认真负责、默默坚守岗位,正是通过这些垃圾分类督导员们的不懈努力,半年多来,红港新村社区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越来越多,投放准确率越来越高,让垃圾分类这件小事正在从“勉强做”、“随意做”转变成“主动做”、“认真做”。做好垃圾分类,涉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居民,我们应该意识到,每一代人都是后代人环境权益的托管者,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好垃圾分类。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