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河北省超低能耗建筑竣工面积居全国首位

发布时间:2019-10-12 11:42 来源:

核心摘要:稿件来源: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第23届国际被动房大会上,几名国外专家参观被动房在河北展厅中的列车新城沙盘从高碑店东站向西1公里,矗立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被动房综合社区高碑店列车新城项目。穿过连片的绿化区域,沿桥走过紫泉河,便来到社区里的超低能耗建筑主题馆。无需冷风和暖气,屋内全年都有新鲜空气,不潮

 
稿件来源: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
 
第23届国际被动房大会上,几名国外专家参观“被动房在河北”展厅中的列车新城沙盘
 
从高碑店东站向西1公里,矗立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被动房综合社区——高碑店列车新城项目。穿过连片的绿化区域,沿桥走过紫泉河,便来到社区里的超低能耗建筑主题馆。
 
无需冷风和暖气,屋内全年都有新鲜空气,不潮湿、灰尘少,四季的室温都维持在人体最适宜的20℃至26℃,能节省90%以上的能源——这是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最大特色。
 
对标德国海德堡列车新城的高碑店列车新城项目,是世界建筑体量最大、节能水平最高的被动房项目,也是第23届国际被动房大会备受瞩目的亮点之一。
 
近年来,我省各市相继开工建设不同类型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截至今年9月,全省累计建设超低能耗建筑67个,建筑面积316.62万平方米。其中竣工22个,建筑面积55.52万平方米;在建45个,建筑面积261.1万平方米,竣工和在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面积均居全国首位。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3年开始,我省通过强化政策引导、构建标准体系、坚持示范引领、加大资金支持,大力推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
 
强化政策引导。2016年5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强力推行居住建筑75%节能标准,大力发展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建设正能建筑”,把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作为推进新时代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2017年4月,《河北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明确到2020年建设100万平方米以上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目标。今年1月1日,《河北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实施,这是国内首个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要求纳入条例的地方法规,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项目规划建设、容积率、产品技术研发等方面作出了支持规定,我省绿色建筑发展步入法治化轨道。
 
构建标准体系。今年9月1日起,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正式实施。该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46家科研、设计、产品部品制造单位、59位专家历时3年联合研究编制完成。
 
坚持典型引领。“高保温性让房子冬季温暖、夏季清凉;高隔音性让住户远离闹市喧嚣、享受安静空间。在被动房居住,住户的幸福指数大幅提高。”秦皇岛市五兴房地产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建慧,既是秦皇岛在水一方C区的住户,也是在水一方被动房项目的主要规划设计者。
 
秦皇岛在水一方C区15号住宅楼是全国第一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2013年竣工,当年10月通过德国能源署和我国住建部质量认证。
 
作为居住者,孙建慧对自己的居住体验很满意,“与目前普遍推行的65%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相比,仅15号住宅楼,每年供暖就可节约标煤4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2吨。”
 
2015年,我国第一座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河北省建筑科技研发中心科研办公楼竣工。该项目采用31项绿色节能技术,与目前普遍推行的50%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相比,年可节约标煤约22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96吨。
 
为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自2013年开始,我省利用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给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建设支持。2018年提高奖补标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补助由每平方米补助10元、最高不超过80万元,上调为每平方米补助100元、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到2018年底,累计发放奖补资金7500余万元。(宋平)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