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天津:加快创新机制 不断优化环境

发布时间:2019-07-08 09:27 来源:

核心摘要:加快创新机制不断优化环境为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集聚精英人才 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委系统坚持党管人才,紧紧围绕住房城乡建设发展大局,从引进、培养、激励使用三个环节入手,加快创新人才制度机制,坚持高端引领、干中锻炼、个性培养、综合激励,不断优化人才环境,系统人才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 坚持制度


加快创新机制 不断优化环境

为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集聚精英人才

    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委系统坚持党管人才,紧紧围绕住房城乡建设发展大局,从引进、培养、激励使用三个环节入手,加快创新人才制度机制,坚持高端引领、干中锻炼、个性培养、综合激励,不断优化人才环境,系统人才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

    坚持制度创新,全面提升人才管理水平。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制定印发“天津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天津市规划设计大师”评选办法,系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系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办公室工作细则、系统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工作方案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干中锻炼培养、高层次人才教育培训、青年英才开发等重点人才工程,人才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人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坚持高端引领,大力引进领军和急需人才。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建立拔尖人才“特区”,完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与人才吸引的对接机制,近五年,通过公开选拔、公开选聘、市场猎取等方式,吸引了包括建设施工、工程勘察设计、质量安全、住房管理等各类高端专业人才200余名。通过博士后工作站、聘请专家顾问、合作经营等柔性方式借脑引智,使住房城建系统成为聚集人才的沃土。

    坚持干中锻炼,积极搭建一线实战平台。深化推进干中培养选拔干部机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到重点工程、民心工程,化解复杂矛盾,深化企事业单位改革,确保安全稳定等一线锻炼,为人才成长提供“快车道”。经过锻炼,百余名走上领导岗位,近200名成为技术骨干和拔尖人才,近50名成为领军人物。探索实行上下、政企、业内三种“柔性交流”模式,共交流干部千余名,形成了干部交流的“一池活水”。

    坚持个性培养,不断提升人才素质能力。深化实施“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实行“人才+项目”、“人才+课题”的培养模式,建立“一人一册”培养档案、配备“个性化”导师,发现和造就了一批科研创新领军和拔尖人才。截止目前,共推荐产生67名市“131”一层次人选、2000多名二、三层次人选。依托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组织开展技术研发推广和发明成果转化,极大提高了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2018年,我系统共有2个团队获得天津市“131”创新型团队培养资助。注重提升人才理论素养,创建“住建名家讲坛”,每季度邀请院士、研究员、馆长等知名专家学者专题讲授前沿理论和发展趋势,为全市各类城建人才了解新理论、新形势打开一扇窗。

    坚持综合激励,营造拴心留人良好氛围。建立“天津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和“天津市规划设计大师”制度,共评选全市51名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积极与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大力培养推荐系统拔尖人才参加特贴专家、天津市突贡专家、特支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青年科技奖、新兴企业家等各级各类奖项称号的评选,选树一批有知名度的专业技术人才重点打造,最大限度地激发高端人才成就事业的热情与活力。通过多年努力,我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截至目前,系统共有各类高层次人才1053人,其中:拔尖领军人才163人,高层次党政人才305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361人,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224人。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