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城美人更美。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宣传好人事迹和礼敬道德典型为切入点,大力营造“崇尚好人、礼遇好人、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使“培育好人文化、建设好人之城”的目标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公举,鹰潭这座普通的江南小城处处彰显着人间大爱。
强化宣传培育好人文化
每时每刻,无数身边好人故事在鹰潭上演。我市坚持以身边的好人为引领,进一步加大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事迹的宣传力度,全力培育好人文化,建设好人之城。
全市各级报纸、广播台、电视台、新闻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均结合实际、各展所长,在重要版面、显著位置、黄金时段,常态化开设“发现身边之美”、“好人在身边”、“身边好人榜”、“百姓故事汇——道德模范访谈”等专题专栏,生动活泼地讲好道德典型“微故事”,浓墨重彩地推介他们的好事迹,并通过媒体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途径,不断扩大宣传面。
我市12岁的初中生吴羲在意外划伤了路边汽车后主动致歉并赔偿,车主十分感动,在朋友圈发布信息并主动向新闻媒体推荐了这条好人线索,市属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立即行动,对孩子的诚信之举进行了详细报道,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同时,我市在中央、省、市媒体共刊播程永林、祁建光等各类典型人物报道数百篇(条),进一步扩大鹰潭好人文化的影响力、号召力。
示范引领建设好人之城
时代的进步,需要文明风尚的引领,社会的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激励。
为进一步强化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我市举办了“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事迹展”、“‘感动鹰潭’人物事迹展”等主题展出,并在市区繁华路段设立“好人墙”,大量投放以道德典型人物事迹、形象为内容的公益广告,集中展示道德典型人物事迹;城区大型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先进模范人物的短片,在全社会树立“道德明星”、“平民偶像”。
自2007年开始,感动鹰潭评选表彰活动已连续开展了12年,共评选表彰感动鹰潭年度人物145名。他们中有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甘当人质的干部教师,有忠于职守、心系群众、以身殉职的人民警察,有孝奉老人、服侍妻子、无怨无悔的质朴农民,有情系公益、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普通党员,还有许多没有出名,默默无闻做慈善、做义工、做志愿者的好人……这些凡人善举,深刻地诠释了忠、孝、善、勇、爱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模范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示了鹰潭人优秀的品质、高尚的风貌和强大的力量。
同时,我市还以“道德讲堂”、巡展巡讲等活动为载体,在机关、社区、校园内广泛开展“学习道德模范,感受道德力量”、“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等系列活动,传播道德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深入推进“爱心驿站”建设,市区现有42家社区“爱心驿站”投入运行,共记录各类好人好事1万余件。
礼敬好人彰显城市大爱
为鼓励凡人善举、在全社会营造礼敬好人的浓厚氛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鹰潭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礼遇帮扶实施办法》,设立了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帮扶奖励资金,认真落实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各方面的礼遇和帮扶措施。
2017年11月,13年义务清理垃圾的“中国好人”——张自远因意外摔伤头部去世,市领导专门听取了相关情况汇报,并敬送花圈对老人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并前往吊唁、看望慰问家属;市、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对老人的不幸离世表示沉痛哀悼;市属新闻媒体纷纷推出悼念老人、回顾事迹、弘扬精神的专题、专版;全市网民纷纷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发送和转发文章、信息,缅怀热心公益、助人为乐的张自远老人;数千群众纷纷拉起“无疆大爱传后世,永留典范在人间”“张爷爷,鹰潭人民感谢您!”等横幅,满含热泪送别老人……
我市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礼敬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做法,不仅深深打动了张自远老人的亲友,而且温暖了全市干部群众,彰显了“小城大爱”的城市精神。
在浓厚的“好人文化”氛围感召下,我市道德典型推荐、学习、宣传机制进一步完善,“身边好人榜”在全市企事业单位、村镇、社区、校园基本实现全覆盖,各类好人典型争相涌现。目前我市已有1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2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6人入选“江西省道德模范”,52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00余人入选“感动鹰潭”人物,营造了“学习好人、尊崇好人、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奏响了道德建设的最强音,鹰潭“好人之城”的美誉也越传越好、越传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