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坚守初心 勇担使命 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19-06-10 10:22 来源:

核心摘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第70个年头的特殊时刻,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第70个年头的特殊时刻,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部署。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暨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认真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对我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对于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顽强的奋斗精神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开展主题教育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需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需要战胜来自国内外各种重大风险与挑战。当前,我省正处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省上下正朝着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拼搏实干、努力奋斗。必须清醒看到,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同步全面小康还有不少“短板”,修复净化政治生态仍需持续用力,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还不适应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完成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的要求。面对艰巨繁重任务和各种困难挑战,唯有不忘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方能以刮骨疗伤的勇气整治问题,以坚决勇毅的斗争精神攻坚克难,团结一心、步调一致朝着既定目标矢志奋斗。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准确把握省委总体安排,不折不扣把各项任务抓好抓实。要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共同奋斗。要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无畏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要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要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工作安排,在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全过程中,真抓实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学要认认真真学原著悟原理,为学懂弄通做实打好基础;调研要带着问题走下去,真心实意听取群众意见,结合四川实际拿出真办法;要坚持问题导向,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要以专项整治为重要抓手,让“改”字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重要标准,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着力提高主题教育质量。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宣传引导,让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统筹起来,在“结合”上做文章,把以好作风开展主题教育、坚决防止形式主义作为铁的纪律,抓好督促指导。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在面向未来、面对挑战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较真碰硬的工作态度扎实抓好主题教育,在学思践悟中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担责、奋发有为工作,不断汇聚起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力量。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