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威海市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发布时间:2019-06-05 09:44 来源:

核心摘要:近年来,威海市秉承生态立市的理念,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以规划为先导,以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和绿化养护管理为立足点,建立健全城市园林绿化长效管理机制,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重投入: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分配威海市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其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持续

 
近年来,威海市秉承“生态立市”的理念,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以规划为先导,以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和绿化养护管理为立足点,建立健全城市园林绿化长效管理机制,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重投入: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分配
 
威海市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其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持续加大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的资金投入,保障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专项资金到位,使园林绿化建设项目建设得以按规范要求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设施设备。近三年来,威海各级共投入21.62亿元用于园林绿化固定资产建设,投入4.07亿元用于园林绿化设施维护管理。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8909.38公顷,园林绿地面积9276.54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98%,建成区绿地率43.96%,公园绿地面积2514.7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6.10㎡,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0.38%,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重研究:提高城市绿化科技水平
 
威海市不断加强城市绿化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提高城市绿化的科技水平。先后完成了《胶东珍稀乡土树种基地建设及繁殖技术研究》、《荒山生态林营造林及植被恢复技术推广》等7个课题;正在开展《威海地区滨海地区野生花卉的调查评价与开发应用》、《威海沿海耐盐碱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筛选及引种繁育》等8个课题研究。实施了《绿化苗木双容器栽培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沿海濒危耐盐植物单叶蔓荆良种培育及产业化示范》项目,开展了海岸滩涂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引种繁育及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重保障:加强生态园林绿化规划和制度建设
 
威海市不断加强城市绿化的科学规划,编制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确定了“一带多点,绿心中踞、绿廊导风、绿网交织”的绿地布局结构,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提出了一系列绿化总体原则和硬性指标,积极将“生态优先”、“绿地优先”、“开敞空间优先”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落地、落实。围绕“碧海、蓝天、青山、净土”四大行动,加强城市生态空间保护及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编制实施了《威海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及《威海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2016-2030)》,先后出台了《威海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关于建设生态威海的决定》、《关于“生态威海”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威海市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实施意见》,印发了《威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威海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办法》等系列文件,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重民生:提升城市宜居指数
 
威海市编制实施了城市绿道规划,确立了“一带、四核、四轴线”的框架布局,先后建设城市绿道245公里。在市政设施及节能减排方面,加强污水厂及污水管网建设,提高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7%,城市污水处理污泥达标处置率为100%。在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方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2018年市区处理生活垃圾56.08万吨,处理渗滤液13.14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对市区道路“瓶颈”路段进行改造,实施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综合整治,配套建设公交设施,确保城市道路安全畅通,城市道路完好率97%。
 
重管理:提升园林绿化管理能力
 
威海市建成运行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市辖5区2市数字城管全覆盖,通过一级高位监督、两级协同指挥、三级参与管理、四级网络联动的方式,将城市管理和服务延伸到每个辖区每个细小的单元网格内,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网络,实现了生态园林绿化管理全方位覆盖、全时段监管。经过不懈努力,全市的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大幅提高,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绿化景观显著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逐步形成了以山体为背景、以海岸为纽带、以公园绿地为节点、以社区绿化为衬托,路网及河道绿带连接的生态园林城市格局。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