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省分类办获悉,湖州市获评2018年度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设区市,位列全省第二(共4个,宁波、湖州、杭州 、金华),吴兴区获评优秀区(共18个),长兴县获评良好县(共18个)。2018年以来,湖州市坚持“小垃圾、大民生”理念,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单位强制,分类行为刚性约束。 在全市范围铺开单位强制分类工作(全省率先),目前共有2.8万家受控单位参加,对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可回收物实行强制分类制度。有害垃圾源头管控制度方面,2018年累计开出罚单27例,共处罚金61015元。
居民精准,分类质量着力提升。 推行生活垃圾精准分类,形成了以“三站三定二进楼”为制度体系的垃圾分类“湖州模式”。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315个小区、23.45万户家庭参与精准分类,成功创建25个省级高标准分类示范小区,19个省级高标准分类示范村,“定点定时”投放清运商业街区和小区各10个。各区县还涌现出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创新做法,如德清县“桶长制”、长兴县物业管理垃圾分类、安吉县“虎哥”回收等。
产业带动,分类处置动力充沛。 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且有对应终端设施,建成焚烧处理为主、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为辅的多元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一个无害化处置车间设置餐饮、厨余垃圾两条处理生产线。目前,我市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98%以上,全省最高;城乡生活垃圾实现100%无害化处理;完成吴兴区、长兴县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同时,安吉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将在年底建成投运,届时我市将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以上城市餐厨垃圾焚烧处理全覆盖。
行业联动,分类行业全域治理。 建立行业联动机制,先后出台《湖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湖州中心城市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湖州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三大方案及配套细则,明确分类标准,实现“黄车拉黄桶、绿车拉绿桶”。在全市所有快递营业网点和部分机关单位部署快递包装物分类回收区域,在全省创新推出了兑换优惠政策。长兴县率先推出垃圾分类示范户“绿色授信”活动,目前已有116户示范户家庭拿到“绿色授信证”。(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朱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