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金华市注重全过程管控 积极推进建筑垃圾治理

发布时间:2019-04-29 09:40 来源:

核心摘要:2018年3月,金华市被住建部列入全国35个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城市之一。一年多以来,金华市稳步推进试点工作,大力探索建筑垃圾管理工作新模式,形成了以源头管控为牵引、以企业规范为抓手、以资源利用为根本的建筑垃圾管理思路,实现建筑垃圾从产生到消亡的全过程管控。一年来,该市辖区448万吨建筑垃圾经资源化处置有了好出路

 
2018年3月,金华市被住建部列入全国35个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城市之一。一年多以来,金华市稳步推进试点工作,大力探索建筑垃圾管理工作新模式,形成了“以源头管控为牵引、以企业规范为抓手、以资源利用为根本”的建筑垃圾管理思路,实现建筑垃圾从产生到消亡的全过程管控。一年来,该市辖区448万吨建筑垃圾经资源化处置有了“好出路”,其中225万吨制成再生建材用于工程建设, 110万吨用于绿化、工程主体回填, 113万吨在临时消纳场中转堆放方便临时调拨,不仅减轻了城市垃圾压力,改善了城市环境,也使垃圾“变废为宝”,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以源头管控为牵引,做好事前服务。
 
建筑工地垃圾,监管关口前移,抓好起点管理。建筑工地是建筑垃圾的主要源头。该市陆续出台《金华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修改(2017-2030)》、《金华市建筑垃圾管理试点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等,利用建筑施工、管线、道路开挖前期报批环节,不断完善建筑垃圾处理核准手续,明确责任单位。要求市区各建筑工地在进场施工前,必须先完成项目主干道道路硬化、项目围挡设置,建好过水池、沉淀池和冲洗平台,离开工地的所有车辆必须冲洗,保证净车出场。对未执行措施或执行不力者,取消该项目申报标准化工地、优质工程等资格,取消项目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评优评先资格,并列入不良行为名单。在建筑工地现场,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在工地围墙安装喷淋系统,安装降尘雾炮、塔吊喷淋和外脚手架立面喷淋,目前市区95个在建项目都已安装了喷淋设备,施工过程中安排洒水车进场进行常态化洒水降尘。对市区680多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每天挟带的近2万多公斤渣土进行有效控制。
 
装饰装修垃圾,精细化分类处理,小区试点推广。城市房屋装饰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逐年递增。该市通过大量调研走访、分析研究,从源头分类处置着手,将装修垃圾分为资源化利用处置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三类。2018年4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建筑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并在欧景名城等2个小区试点。建设主管部门经常上门指导物业合理设置装修垃圾堆放区,引导居民将装修垃圾进行分类袋装、分类堆放、分类处置,监督小区物业及业主按规范运输清理。同时,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将不同类型装修垃圾送至相应场所消纳。资源化处置利用垃圾由企业回收再利用;可回收垃圾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兜底回收;有毒有害垃圾由环保部门无害化处理。全年,共处理装饰装修垃圾150万吨。试点效果十分明显,将逐步在市本级全面铺开,此项工作得到住建部的充分肯定。
 
以企业规范为抓手,做好事中监管
 
企业管理常态化。不断强化对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的管理,在实行建筑垃圾密闭式运输、公司化运作的基础上,成立行业协会,制定发布《金华市建筑垃圾运输行业信用考核办法(试行)》《金华市建筑垃圾运输服务企业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的准入、退出和日常管理。目前该市已准入运输企业12家,运营车辆680台。680辆密闭式运输车辆统一标记标识,加装顶灯、GPS 定位系统以及放大的车辆号牌,安装自喷淋降尘系统,方便对运输车辆的综合监管。各公司至少配备2辆保洁车辆,对道路运输中产生的路面污染进行及时冲洗,有效遏制运输过程中抛冒滴漏、随意堆放、倾倒等现象。
 
信息监管常态化。该市建立了智能化信息监管中心,通过车载GPS 定位系统对运营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同时,每月及时汇总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信息、数据并定时上报,为建筑垃圾管理提供有效数据依据。对在建的90余个工地出入口安装视频监控,对工地出入口和车辆保洁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用科技手段弥补人力的不足,对违规行为进行数据采集和取证,对扬尘控制和运输车辆净出场起到了有效监管。
 
路面巡查和无主垃圾清理常态化。结合该市建设主管部门的“啄木鸟”志愿者行动,对路面进行常态化巡查,发现无主建筑垃圾,及时查找来源并进行处理。对无法查明来源的及时安排人员车辆进行清理;对污染的道路及时派车进行冲洗,年均清理无主建筑垃圾700 余处,约1万余吨,冲洗保洁路面100 余万平方米。
 
工地出入口监管和联合执法常态化。成立了建筑垃圾联合执法办公室,加强与交警、运管、行政执法等部门的联合执法,结合该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提升“百日攻坚”、“ 扬尘治理”等行动,对各大工地出入口加强巡查检查,严格落实“ 7个100%”等文明施工措施,对非密闭运输车辆加大打击力度。联合执法开展至今,年均出动执法人员3000 余人次,查处违规车辆1000余辆,检查工地200 余处,对维护市区道路环境整洁、防止超载超限对城市道路的破坏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资源利用为根本,做好末端处置
 
该市对12家企业清运出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建筑垃圾类型,形成了就近回填、集中消纳、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一条龙式的回收利用体系,基本达到消纳平衡。
 
针对各类工程开挖、拆除产生的工程渣土。一是通过该市建设部门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统一进行调拨,主要用于回填、造景;二是调拨至砖瓦厂制作砖、瓦及制砂场制砂等;目前该市范围内已有砖瓦厂24家,年生产能力(销耗页岩)200—280万立方米;砂场21家,日生产能力1000立方米以上;三是积极联系有回填挖沙坑、矿坑、宕口等需求的相关部门,用于回填,修复生态;四是暂不能处理的运至临时消纳场进行中转堆放,目前该市在婺城区栅川设立一处临时消纳场,占地12万平方米,可堆放中转工程渣土约55万立方米;五是运送至环保建材企业生产再生建材,该市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产业园于2018年4月份建成投产,占地面积115亩,总投资1.85亿元,可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替代天然砂石,年处理建筑垃圾100 万吨。截至目前,已累计收储建筑垃圾25万吨,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再生水稳料30万吨,低标号再生混凝土2万立方米,再生砖5500立方米,再生利用率达85%以上。
 
各类工程施工产生的废旧木料。该市建成了一家占地28亩的废弃木材加工厂。该工厂不仅回收树枝,还大量收购工地上的废模板和装修过程中的废弃木料,以及拆迁种产生的废旧木料。3台粉碎机在粉碎经分拣的树枝、废模板、废旧木料,将木屑加工成生物质燃料、有机肥料或经板材厂加工模板等板材。该厂一天处置废旧木料可达到200-300吨。
 
各类工程施工产生的有毒有害垃圾。对各类工程施工活动中产生的不可降解包装材料、废油漆(涂料)桶、石棉、日光灯管等有毒有害垃圾的回收处理,交由环保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
 
各类工程产生的泥浆。此类建筑垃圾该市目前产出量不大,在婺城区白龙桥镇下窑村由民营企业自行投资建设的无害干化项目,可年处理10万吨城市淤泥用于制作砖块。(金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朱宇心)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