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坚持“五大”导向 形成“五干”氛围 掀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新高潮
2019年是平湖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之年,平湖市综合执法局作为城市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深刻分析测评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把脉城市诟病,多举措铺开整改工作,做到动作不断、人员不歇、时间不止,掀起创建新高潮。
坚持目标导向,形成“争先干”氛围 。 按照“基础设施建设要再提速、城市环境卫生要再提档、城区市容市貌要再提质”要求,重点剖析涉及的12大项23小项的文明创建重点工作,制定了创建具体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确定了“乱张贴、乱晾晒、越门经营、户外广告及店招、非机动车乱停放、占道堆放、小餐饮、僵尸车、垃圾分类、建筑工地周边秩序”十大专项整治,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单位目标考核,挂图作战,每周进行数据更新,定期在月例会上通报进度,全局形成争先创优、你追我赶的创建热潮。
坚持问题导向,形成“创新干”氛围 。 按照“721”城市管理工作思路,经过反复酝酿和精心准备,围绕市容环境整治中的问题指标和环节,在嘉兴市率先创新开展了小餐饮“综合查一次”、“三色执法”工作模式,实现了城市管理的新突破。其中针对餐饮行业的乱排烟、乱排污问题,在检查时一次性行使职责,既着重检查其是否安装油烟净化器、是否合理使用油水隔离池等主要问题,也一并纠查其是否存在乱张贴、乱设广告、垃圾混投、越门经营等问题,实行“综合”性检查,截至目前已检查餐饮店320家,发现问题80余处,立案查处4起。同时在去年对水果店果皮垃圾实行“三色告知”的成效上,针对市容突出问题全面实行“三色执法”,即第一次为绿色提醒告知书,第二次为黄色警告告知书,第三次为红色处罚前告知并同时发放限期整改通知执法文书,践行服务理念,已发放绿色告知书1113份,黄色告知书327份,红色告知书31份。
坚持品质导向,形成“精细干”氛围 。 根据“细节上品质化、措施上精细化、机制上常态化”的定位管理要求,设定道路管理级别,按照“一级路段管严、二级路段管好、三级路段管活”的目标开展针对性管控,解放路、人民路、新华路等商业繁荣路段实行步巡模式,对路段上发现的乱张贴、乱设摊、乱晾晒、乱设广告、乱投垃圾等问题编制序号,巡查人员对标填号,既节约时间也便于统计筛选,截至目前主城区共排摸乱张贴、乱涂写1817处,乱堆放占道750处,乱晾晒300余处,越门经营120余起,垃圾混投30余起,乱排污、排烟20余处,违规设置户外广告、设施或广告设施破损790处,整改率为80%以上。同时数字城管开展专项采集,1-3月共采集宣传广告668件,街面秩序2689件,市容环境1044件,解决率为97.33%。
坚持民生导向,形成“齐心干”氛围 。 围绕市民所关注的停车难、“牛皮癣”、犬类管理等问题,精准发力,顺民意、解民忧,打出“组合拳”,以“租赁+购买”模式,自购拖车、划线机、地面漆等设备,共施划非机动车停放位7937米,非机动车停放标志552个,机动车停车位53个,加强人行道违停贴单处罚,仅一季度违停处罚超1.8万起,是去年同期处罚量的近5倍。在市区全面进行机动车严管的同时,从2月20日起对非机动车乱停放开展集中整治,拖移非机动车827辆,处罚765起,罚没金额7650元,劝导教育2000余人。开展新一轮“僵尸车”整治,对长期占用公共资源拒不自行移除的“僵尸车”、确认无主的“僵尸车”进行强制拖移清理,共拖移“僵尸车”145辆,报废处置108辆。对“牛皮癣”治理采取阶梯式奖励机制,发动社区力量,对开放式小区所属各社区月度“牛皮癣”信息反馈量达到100或200处以上的给予物质奖励。高度重视城区老旧小区、拆迁安置小区等人流量集中、犬类扰民投诉多发的区域,犬类捕捉数量已超去年上半年总量,突破306余只。
坚持宣传导向,形成“合力干”氛围 。 以“两报一台”媒体报道、滚动播放文明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折页等渠道,向广大市民深入宣传文明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推送微信公众号20余期,发放宣传三折页4000余份,宣传毛巾3000余份,温馨告知书20000余份,并在邮政报刊亭、各菜场、东湖景区、中百商都等公共区域的50余块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文明城市创建宣传标语,不断提高社会认知度。(平湖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朱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