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全市项目年建设暨专项工作表奖大会迅即召开。这场“开年第一会”,向全市上下发出了加快项目建设、努力开创阜新转型振兴新局面的“动员令”。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为第一抓手。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牛鼻子”,项目建设是我们做大做强地方经济的重中之重。“项目一放松,一切都成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市多年来的发展实践也充分证明,无论是做大经济总量,还是调整产业结构,亦或是保障改善民生,归根到底都要靠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来实现。“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投资就是抓发展”,这个理念已在全市上下达成了共识。
2018 年,我们全面完成“3215 项目牵动计划”,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2 亿元,增长20%,增速排名全省第一。感到振奋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从项目体量上看,我市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较少,重大项目对经济发展的牵动作用还十分有限。
瞄准项目不动摇,抓大项目再发力。我们尤须进一步强化“投资为上、项目为王”理念,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上项目、扩投资,为阜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狠抓项目建设,要在补齐产业短板上下功夫。我市工业不强,究其原因是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因此,要高度重视工业项目建设,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新上一批工业项目,着力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新格局。同时运用技术创新,注重品牌开发,更多催生一批高科技企业,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还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升级投入力度,通过技术改造,改进工艺水平,提高企业效益。我市6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07 亿元,增长10%,对稳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继续把6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作为统领服务业发展的总抓手,拿出支持措施,形成比较优势,引进培育一批服务业项目,助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我市基础设施欠账很多,在这方面,我们要积极向上争取支持,用足用好上级政策。同时精心包装项目,精准对接申报,让更多项目纳入国家支持计划,以此完善我市基础设施建设。
狠抓项目建设,要在加快招商引资上下功夫。招商助推发展,引资决胜未来。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持续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的热潮。要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遴选一批懂政策、能攻关、会谈判的专业人员,把他们充实到招商一线,打造素质高、能力强的招商团队。要注重专业培训,对招商引资干部在基本市情、行业知识、产业政策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指导,全面提高我市招商团队的素质和能力。
狠抓项目建设,要在夯实园区基础上下功夫。园区是集聚项目的主要载体和承接产业的重要平台,园区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全市经济的发展水平。要科学制订园区发展规划,明晰确立园区功能定位,加快形成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空间布局优化、主导产业明确、产业加速集聚的园区建设新局面,切实增强园区集聚项目、集聚产业的能力。
狠抓项目建设,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全面实施《阜新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强力推进“信用阜新”建设,抓住权力下放这个关键,向园区下放权力,向县区下放权力,向市场放权,努力打造“服务优、效率高,成本低、要素全,宜创业、能赚钱”的营商环境,把拼资源拼政策转变为拼环境拼服务,靠诚信、契约、服务、效率吸引项目落户阜新。
只争朝夕,时不我待。让我们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春第一会”的安排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抓好项目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在阜新开创出项目建设百花齐放、产业发展万马奔腾的喜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