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后的土地是具体非常利用价值的资源,充分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变废为宝,为“全域旅游”添砖加瓦。自“三改一拆”开展以来,兰溪市赤溪街道对拆后土地利用高度重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利用,将“拆建”“拆耕”“拆绿”“拆通”相结合,腾出更多有效空间,为创造美丽赤溪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拆建结合。 在拆违前,就做好拆后利用规划,使被拆出的土地能快速合理得到利用。如山背岗村结合农房改造,分三期拆除非法建筑,前二期已拆除29户,面积2680平方米,共安排农户建房11户。2018年至今,全街道共安排农户建房112户,充分利用拆后空间,缓解农户建房用地矛盾。
拆耕结合。 将拆除违章与复耕有机结合,针对各拆除地块的实际,做好复耕规划,抓好资金筹措,及时清理建筑垃圾,分步实施,全街道共复耕53宗,面积15.2亩。柳塘村前山,生猪养殖棚拆除后,把建筑垃圾深埋地下,表皮覆土,种上农作物,现长势良好。
拆绿结合。 因地制宜,以拆违来推进绿化工作,实行“拆绿结合”,通过拆违,有效拓展绿化空间。截至目前,全街道共完成拆后绿化9000多平方米。多数非法宗教场地拆除后,种上了观赏树苗,绿化环境,现已成了老百姓的休闲场所和旅游景点。
拆通结合。 将拆违与村庄道路建设结合起来,山背岗村在拆除18户一户多宅非法建筑的土地上,修建了厅,新建300多米的村中道路,改善群众的出行,并消除消防安全隐患,改善村活动场所。全赤溪街道根据各村的实际,加宽和新建道路4200米,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省“三改一拆”办 供稿 编辑 朱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