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让东清) 3月14日, 汉川城管局召开组织生活会,会上,该局驻分水镇鲜鱼村工作队鉴评为“好”。今年以来,该局为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推行工作台账管理,每名队员通过台账簿,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全过程纪实,对工作任务、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如实记录备查。该局每月对工作台账进行抽查,鉴评。局党组全体成员对工作数量和成效进行评判,按照“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鉴评,而鉴定结果将作为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通过此举,驻村队员们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满意。如分水镇鲜鱼村工作队在不到三个月之内就解决了该村多年未解决的三件难事。
危房改造,春节之前住新屋
去年11月15日, 工作队2名工作人员进驻村后,注重夯实脱贫基础,在进行大走访活动时,对扶贫户的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房屋和基础设施情况等内容进行逐户核查。他们了解到扶贫对象徐传秀的房子千疮百孔、摇摇欲坠,时刻有倒塌的危险。住在其弟弟的一间旧房子里已八年了,可这房子地势低洼,又因年久失修,每逢雨天到处漏雨。雨大时,外面的脏水直往屋里流,积水达二寸多。还有李德兵的房屋墙角、窗台四处裂缝,一遇到下雨天,经常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确定了这两户为重点危房改造户后,他们立即和村两委商量将其危房情况上报分水镇扶贫办,按照有关程序办理危房改造的申报手续,并根据房屋情况划分了隐患等级。然后迅速帮忙落实建房资金、联系施工队、修改完善建房合同、督促指导危房改造工作,协调施工队以合理价格建房,严格建房标准,严格把好质量关。为赶在春节前让其住进新房,他们经常去施工现场了解工程进度,有时还亲自动手干活,直到完工通过验收。2019年2月1日,两家危房改造户都如期住进了既安全又敞亮的新房。71岁的徐传秀老人流着泪,发自肺腑地说: “我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关心和照顾,不然我现在还会住在那间阴暗潮湿破旧不堪的房子里”。李德兵也拉着工作队队长董汉平的手说:”这以后我心里就踏实了,再也不怕下雨天了。“
安装路灯,照亮村民出行路
“现在村里的每个地方都安装了路灯,晚上出门村里亮堂堂的,再也不用担心安全出行的问题了”。村民刘学贤高兴地说道。
2019年1月8日,112盏路灯在村里全部安装完成,晚上村民们开始聚集一起载歌载舞,欢声、笑声荡漾着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而在这之前村民们羡慕的是邻村如此欢乐的景象。
工作队驻村后第二天,立即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会上,当村民代表反映 “村道路两旁没有路灯,村民夜间出行极为不便”这个情况后,队长董汉平站起来说“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工作队驻村工作的初心和宗旨,我们将迅速协调各方力量,筹措好资金,办好各种手续,力争在春节前完成好这个任务”
说干就干,会后,工作队和村两委立即商量解决亮化工程问题,工作队与书记一起联系村里在外经商的老板筹措资金9万多元, 又马不停蹄与相关部门协调办理有关手续,联系施工方。为把路灯安装在村民的家门口,队员们和两委会干部一起多次实地调研,测量距离,购买了 112 盏路灯,对全村一条主干线,五条支干线进行亮化,为村民出行提供便利。为将工程做扎实,从材料拉运、预埋件浇筑、挖坑立杆、组装接线,工作队全程亲自参与。
“ 路灯终于亮了,村民们的梦想实现了。”村民陈贤物 激动地说,“现在有了路灯太好了,原来晚上一片漆黑的,大家都不敢出门,呆在家里闷得心慌焦虑。现在好了,出门亮堂堂的。路灯不仅为村民出行提供了方便,也“点亮”了村民的娱乐生活。现在大家都走出家门,散步、聊天、跳舞,可开心的!而这一切新变化,都是工作队为村民带来的实惠。”
修建危桥,解除安全隐患
“感谢工作队,给我们修好了危桥,以后我们去田里做事过桥时再也不用担心了!”5组村民易小毛望着工作队帮助新建好的水泥桥称赞道。
工作队为实现三年内村出列、户脱贫的目标,带着问题、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到农户家中,多角度、多方面了解村民所思所想所盼,倾听群众的心声,收集民情民意,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突出、最迫切的难题,更进一步增进党群干群关系、赢得民心。
通过走访获悉,5组、6组村民合用的一座通向田里的桥,是71年修建的,已有多处破损,由于村里资金困难,一直没有维修,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工作队亲临现场实地查看,得到了证实。为解决两个组村民的出行问题,工作队迅速与村两委商量修桥事宜。首先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要解决资金难题,他们采取工作队所在的城管局出一点,村里知名人士帮一点的办法,很快筹措到了资金12余万元,紧接着与交通局协调,在短短几天内启动了旧桥改造工作,老桥拆除、河面清淤、新桥建设等工作相继进行,为把好质量关,工作队队员始终坚守在工地,促使旧桥改造在一个月内就圆满完成,获得群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