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城市

河南鹤壁:推动环卫一体化 提升城市新颜值

发布时间:2025-03-04 17:13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2024年,鹤壁市浚县城市管理局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导向,持续推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创新,切实将城市管理工作质效转化为美好民生图景。在道路清扫保洁、环卫设施管护、公厕服务管理、生活垃圾清运等方面提质升级,进一步提升全县环境卫生质量,打造更加干...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张健)2024年,鹤壁市浚县城市管理局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导向,持续推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创新,切实将城市管理工作质效转化为美好民生图景。在道路清扫保洁、环卫设施管护、公厕服务管理、生活垃圾清运等方面提质升级,进一步提升全县环境卫生质量,打造更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

 

一、不断提升环卫质量

 

持续推动环卫质量持续提升,提高清扫保洁作业标准,对城区主次干道采取地毯式吸尘、人机结合清洗、机械化清扫、精细化保洁“五位一体”的作业措施,“错时段”机械化清扫、“全时段”保洁保湿,充分发挥“人机结合”作业模式优势。日均出动环卫工人600余人,出动各类环卫车辆70余辆,日均清扫保洁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确保辖区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积极开展“净”待花开、春季洗城,以“洁”过“节”,“净”享“清明”,“洁”净全力,“洗”迎国庆等活动。

 

二、撤桶入户上门收集

 

为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创建更加文明、整洁、美丽的城区环境,针对原住居民、无物业小区、商铺等,每天早上5点30分至9点30分、下午17点30分至22点,积极开展“撤桶上门收集”工作。截止目前,共计服务约23000户,约80000人(不含沿街商铺人口),共撤出240L垃圾桶400余个,垃圾箱20余个,已经达到不见垃圾桶(箱),垃圾不落地的效果。

 

三、垃圾分类资源回收

 

持续营造垃圾分类浓厚氛围,在浚县城区小区投放垃圾分类房5座,垃圾分类亭50余个,组织开展垃圾分类走进千家万户宣传培训活动20余场。积极推动“两网融合”再生资源回收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成垃圾分类、撤桶并点试点小区5个。

 

四、公厕提升出亮出新

 

加大公厕改造提升专项行动力度,按照“设计更科学、功能更完善、便民更实用、管理更精细、环境更优化”要求,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积极打造“四化”公厕,让公厕便利化、人性化、规范化及特色化。提升民生福祉。一是加大公厕的翻修、无障碍公厕的改造力度,从外观到内在功能使用,男女厕设置比例、无障碍设施等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二是完善、更新浚县公厕导向标志、公厕标识、男女厕标识,主动公开并上墙公示“服务时间、服务标准、管理单位、监督电话”等内容的公厕服务管理制度。三是提升便民服务水平,更换拖把架,购置了绿萝盆栽,标配第三卫生间、通风系统,加大了卫生保洁力度。从脏乱难闻到整洁无味,从只能“方便”到啥都“方便”,认真学习外地经验,在公厕设计上体现以人为本,厕内增加了临时休息场地,配置了手机充电器,自动喷香机等设施,同时健全无障碍设施、高低式洗手台等设施,提供洗手液、热水、免费厕纸等。

 

五、圆满完成民俗文化节保洁任务

 

加强环卫力量,增加人员。根据制定的《民俗文化节期间环卫清扫保洁应急预案》,采取在原有环卫人员的基础上,活动期间临时增加环卫人员400余人,做到早5点至晚11点环卫人员在岗。另成立50余人突击小分队,晚上24点以后开启“清城行动”,进行集中地毯式清理道路环境卫生,确保次日城区干净、整洁。正月初八、初九、十五、十六为浚县传统社火表演巡游的日子,上万名游客聚集在浚县游览参观。为做好现场环境卫生,浚县城市管理局采取环卫人员“定点插花”“跟随队伍”等方式,在每一支表演队伍周边以及衔接点,安排环卫人员进行及时捡拾、清扫,确保地面干净卫生。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