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为喜迎中国传统节日到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和文明乡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与文明传承,5月26日,焦作市住建局、中安建设党员和志愿者带着爱心大礼包和文艺大礼包到太行山深山区一斗水村,开展“耕读古村记忆 赓续中华文脉”端午节主题活动。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赵向东 康伟 杜梦婷)“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郁郁葱葱山坳美景如画,梯田错落、炊烟袅袅、蝉鸣放歌,偶尔蛐蛐伴奏,非常惬意。”“一斗水村环境好,住宿、餐饮、游玩体验感很好,价格适中,下次还会邀好友来玩。”5月26日,在修武县云台山镇一斗水村祥和家园民宿,住在这里的郑州游客葛红旗,趁着休年假,带爱人和孩子出来转转。
“一斗水村独特魅力不仅在于它能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更在于我们一斗水村是叠彩洞发源地。叠彩洞是由19个隧洞组成的山路隧洞群,因设计奇绝、修建难度巨大,被称为中国少有世界罕见,载入基尼斯之最纪录。叠彩洞的故事就是悬崖峭壁上打洞修路,战天斗地不认命不服输的故事。叠彩洞已住进我心里,仿佛有一根小绳子,时不时拽一下、扯一下……”活动现场,一斗水村党支部书记王勇在发言中说。
为喜迎中国传统节日到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和文明乡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与文明传承,5月26日,焦作市住建局、中安建设党员和志愿者带着爱心大礼包和文艺大礼包到太行山深山区一斗水村,开展“耕读古村记忆 赓续中华文脉”端午节主题活动。
“林县有个红旗渠,修武有个叠彩洞。一斗水村位于河南与山西交界处,曾是明清以来商旅歇脚的驿站,也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老根据地。当年被困深山的一斗水村已变成特色旅游村,先后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文学是精神的故乡,故乡是生长的文学,茅盾文学奖作品《宝水》中的原型地之一就是一斗水村……”活动现场,焦作广播电视报总编辑张闻评把这里的红色故事和红色基因用情用力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古村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路”。“传统村落的价值是多元且不可替代的。传统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落保护的核心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保护首先要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其次,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再次,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也是传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有效途径。”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原院长、中原传统村落建筑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兴义宣讲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相关知识。
“敬老、助残 、扶弱 、救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期盼更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关心和帮助,让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用真诚的爱心温暖和点燃弱势群体的希望,让一个个爱心故事在山阳大地永续延伸……”河南中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小明、焦作市住建局村镇科科长尚鹏和一斗水村第一书记吕亮向困难党员代表赵春旺、困难群众代表王喜顺赠送爱心大礼包,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和勇气,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挫折,战胜困难,努力走出生活困境。
真情互动和精彩节目赢得群众阵阵掌声和点赞声。《五星红旗》、《幸福中国一起走》、《拉着妈妈的手》、《我和我的祖国》,焦作市住建系统文艺骨干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爱国歌曲将活动一次次推向高潮。演员演得好、唱得好,观众听得醉、乐开怀,掌声此起彼伏。
“古村落、古建筑、古驿道是重要的传家宝。下一步,根据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相关要求,我们将持续做好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开展好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等工作,讲好古村故事,让古村活起来,弘扬好中国文化,凝聚乡愁力量,绽放时代活力,助力乡村振兴。”焦作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傍晚时分,光线渐暗,人影渐稀,一斗水古村街头的音箱里播放的流行音乐《搀扶》分外动听,仿佛仍在柔声地挽留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