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政研观察|全周期全链条 筑牢房屋安全根基

发布时间:2025-11-25 14:47 来源:中国建设报

核心摘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将房屋安全提升至民生保障和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房屋作为承载民生福祉的核心载体,其安全状况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全生命周期理念统筹房屋建设、使用、维护全链条管理,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将房屋安全提升至民生保障和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房屋作为承载民生福祉的核心载体,其安全状况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全生命周期理念统筹房屋建设、使用、维护全链条管理,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是筑牢民生根基、走向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工程。

 

严管施工建设,把好房屋质量“源头关”。施工建设是保障房屋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要将安全标准贯穿房屋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首先,要落实好2025年版《住宅项目规范》,执行住宅层高、隔声性能、电梯设置等相关标准,确保房屋主体结构、围护结构、部品部件、附属设施等坚固牢靠。其次,要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工程质量保修责任,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管,坚决遏制偷工减料现象。同时,推广住房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并在住房交易时向购房人明示保险等信息。最后,推行住宅工程竣工验收前业主查验制度,引导业主有序参与验收关口把控,通过业主深度参与,倒逼参建各方强化施工质量精细化管控,做到问题早解决,矛盾早化解。例如,新疆自今年11月1日起,对新建住宅工程全面实施“先查验后交付”制度。

 

引导规范使用,织密安全管理“防护网”。产权人是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按照“谁所有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强化责任约束,压实房屋产权人的主体责任。一是完善房屋说明书。在业主入住前,不仅要明确说明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的责任,也要厘清施工质量和违规使用之间的责任边界。通过房屋说明书等多种方式,清晰、明确地告知购房人如何按照房屋设计用途合理使用房屋,以及应当承担的房屋使用维护责任,引导业主正确使用房屋。二是增强居民安全意识。通过社区宣传、案例警示等方式普及安全知识,不断增强房屋业主和使用者的安全使用房屋意识,让“房屋安全、人人有责”理念深入人心。三是以法律手段强力规范业主行为。拆改承重墙、私挖地下室等违规行为,隐秘性强、潜伏期长、危害性大,要加强源头管理,通过重罚等方式加大惩罚力度,形成法律震慑。

 

形成长效机制,构建多元参与“维护链”。在房屋使用安全管理中,除了政府“有形之手”外,市场的“无形之手”也至关重要,要充分发挥有效市场的功能,建立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维护的机制。一是物业企业。通过强化物业企业专业标准、行业自律与信用评价等方式,并建立独立、客观、公正、专业的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机制,推动物业的整体服务不断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二是保险机构。可借鉴宁波等城市的“房屋保险+服务”模式,通过房屋保险,保额以内的维修项目由保险公司负责出资,先维修后追索责任,可以有效解决维修不及时等问题。同时,由保险机构聘请专业的检测机构等进行房屋体检,打通房屋保险和房屋体检两个环节,形成闭环管理。三是社会力量。要充分发挥网格员、城管进社区、居民等作用,主动发现问题,畅通反馈渠道,不断推动房屋安全管理从“治已病”向“防未病”转变。

 

要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重作用,从建设环节的质量把控,到使用阶段的规范引导,再到维护层面的多元参与,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构建起全周期的房屋安全保障体系,让每一栋房屋都成为居民的“安心居所”,让城市发展更具韧性、更有温度。(谭昕)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