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推动建筑业加速向工业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中华建设网讯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推动建筑业加速向工业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近年来,中冶南方全面推进“数智南方”战略,以数字化交付为转型目标,聚焦数字设计、数智城市、数智环保等领域,构建覆盖工程设计、建造、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智慧解决方案。2024 年,中冶南方跻身 ENR 全球工程设计企业 150 强前 50 名(ENR即《工程新闻记录》,为全球工程建设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杂志),并获评工信部 “国家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数字设计
中冶南方自主研发的设计自有云平台,集成专业BIM设计工具,元件库及族库总量超80万件,涵盖工艺、设备、结构、建筑、管道及电气等多专业,提升BIM设计效率65%。
BIM设计在玉昆钢铁基地、越南和发全流程钢厂、武汉新城青年社区等国内外大型项目全方面应用,获得全球数字化光辉大奖、湖北省BIM设计竞赛一等奖等。
中冶南方玉昆钢铁产能升级新建高炉项目获全球基础设施数字化光辉大奖赛创始人荣耀奖
数智城市
以数字孪生为引擎,中冶南方构建“智慧+”市政、“智慧+”建筑、“智慧+”水环境解决方案,覆盖道路、交通、管廊、街区、园区、水环境等多个细分领域。
中冶南方推出的智慧商区运营管理平台
以水环境治理为例,中冶南方应用超稳定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智能截流过程控制技术、智能调蓄池技术等,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并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同时,依托自主打造的智慧海绵综合监控系统、智慧水务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水质状况集中监测及智能化动态评估,提升精细化治理效能。
此外,针对市政工程,整合GIS、BIM数据,并融合业务系统数据、IoT物联网数据及AI技术,打破多源异构“数据孤岛”,建立数字孪生场景,辅助施工管理;针对地下管廊,AI巡检机器人每日自动完成10公里管线检测,对常见故障的异常发现率达95%以上,巡检效率提升近50%;针对智慧道路,部署毫米波雷达+视频融合系统,交通事件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二次事故率下降55%。
中冶南方打造的综合管廊监控中心
数智环保
中冶南方积极推动能源环保、绿色低碳技术与数智化技术深度融合,深度培育“固土水气能”五大业务场景的智慧升级。
研发智慧电厂解决方案,通过智慧巡检、智慧燃烧、智慧维护等,实现电厂管理一体化目标,应用于宝武宝钢、宝武鄂钢、广西盛隆等多个发电项目;以AI为核心抓手,布局环境修复多场景应用,赋能生态治理数字化转型;推进“EPC+O”智慧运维模式,基于多年运营项目经验,自主开发智慧运维平台,应用后实现运营人员工作效率提升30%。
中冶南方打造的广西盛隆超临界发电集控中心
在武汉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中,中冶南方以数智化技术赋能,全面打通园区“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实现园区状态可视、事件可控、业务可管,打造华中区域固废处理种类最齐全、环保工艺技术最先进、数智化程度最高的循环经济产业园。
中冶南方建设的武汉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
未来,中冶南方将继续以数智化转型为重点,加强数智化建设、增强发展驱动力,着力研究工程设计、建造、生产运营等方面前沿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绘就“智造”新蓝图。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