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创新驱动城市功能完善 解码城市更新的多维实践

发布时间:2025-04-30 16:44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城市,是文明的容器,更是人民生活的舞台。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杜佳晨)城市,是文明的容器,更是人民生活的舞台。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功能完善已从单纯的空间改造升维为一场融合政策、科技、文化与治理的系统性变革。它既是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关键支点,也是让发展成果普惠全民的生动实践。从济南的智慧停车到成都的剩余空间激活,从台州的生态修复到芜湖的温情驿站,中国城市正以创新为笔,勾勒出功能完善的新图景。

  

政策破局:以制度创新激活存量价值

 

城市更新的核心,在于打破“要素驱动”的惯性思维,用灵活的政策工具盘活存量空间。近年来,立体化政策体系的构建为城市更新注入新动能——土地分层出让、容积率奖励、产权分割等创新机制,让“沉睡”的空间焕发新生。济南舜泰广场通过地下空间分层开发,实现商业与公共服务设施有机融合;成都“金角银边”项目以桥下、屋顶等剩余空间为载体,植入消费场景与交往空间,诠释了“一切有空间的地方皆可停留”的理念。政策创新不仅平衡了公共利益与市场动力,更在存量中挖掘出增量价值,为城市功能优化提供制度保障。  

 

科技赋能:智慧场景重塑城市肌理

 

当科技与城市深度融合,冰冷的钢筋水泥便有了温度与灵性。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成为城市更新的“隐形设计师”:台州官河古道的光纤传感器与微孔生态调节系统,让千年古河实现水质自净化;芜湖人民城市驿站的智能幕墙集发电、调温于一体,建筑仿佛“会呼吸的生命体”;济南舜泰广场的AGV机器人以毫米级精度穿梭立体车库,将存取车效率提升三倍。这些实践表明,科技不仅是工具,更是连接未来生活的桥梁。通过构建智慧生态链,城市服务更精准、运行更高效,“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正照进现实。 

 

文化铸魂:IP叙事唤醒城市记忆

 

城市更新的灵魂,在于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台州官河古道以AR技术重现宋代商贸场景,让游客与虚拟历史人物对话;非遗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将剪纸等传统技艺转化为数字藏品,让文化触手可及。成都“金角银边”通过社群参与设计,将在地记忆融入空间改造,使冷僻角落变为情感纽带。文化IP的挖掘,不仅重塑了空间叙事,更激活了场所的经济附加值。城市更新由此超越物理改造,升维为一场以文化为纽带的社会创新工程,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可感可触的日常。

  

协同共治:绣花功夫织就人民城市

 

人民城市,终需人民共建。成都引入“社区设计师”制度,居民通过VR技术参与空间规划;芜湖驿站以“全时域+全人群”理念服务快递员、环卫工等群体,用“小空间”传递“大温暖”;台州非遗传承人走进数字实验室,将黄沙狮子舞转化为虚拟体验。这些实践揭示,城市更新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全民参与的治理革命。唯有以“绣花功夫”凝聚多元主体智慧,才能实现从“管理”到“共治”的跨越,让城市真正成为包容、活力与温度的共同体。  

 

城市功能完善,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进化之旅。它需要政策的远见、科技的锐度、文化的温度与治理的精度。从济南到成都,从台州到芜湖,中国城市正以创新为墨,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答卷。未来,唯有坚持系统谋划、品质营建与精细治理,才能构建供需匹配、智能高效的现代化城市体系,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盈,让每一座城市都成为承载美好生活的“理想之城”。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