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住建人 迎国庆| 安徽:连续17年实施民生工程、民生实事

发布时间:2024-06-06 11:30 来源:

核心摘要:记者从日前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安徽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连续17年实施民生工程、民生实事,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韩冬)    记者从日前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安徽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连续17年实施民生工程、民生实事,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据了解,过去的十年是安徽跨越发展的十年。在安徽经济总量从1.9万亿元增加到去年的4.7万亿元,十年间连跨了三个万亿级台阶;在我国的经济版图上,实现了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安徽省规上工业营收从3.3万亿元增加到5.1万亿元,已成为新兴的工业大省和制造业大省。
 
安徽是长三角和中西部“两个扇面”的交汇点,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家高铁路网总体规划是八纵八横,其中两纵三横5个通道、10条路网干线经过安徽。以合肥为圆心、500公里为半径的区域内集中了中国约35%的人口和40%的消费市场。这些年,安徽的交通物流条件快速改善,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还建成了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通道--江淮运河,已经正式通航,这一切都大大提升了安徽在中国经济地理中的价值。
 
安徽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连续17年实施民生工程、民生实事,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过去安徽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群众去外省看病的现象比较普遍。从2020年起,在国家关心之下,安徽省与北京天坛医院、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等国内顶级医院合作,总投入130亿元,在省内组建了9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目前已正式开诊4个、还有5个边建设边运营,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资源。
 
皖北地区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过去饮水主要靠地下水,取水难、水质不稳定。从2021年起,实施了皖北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总投入260多亿元。通过利用江淮运河,引调长江水到皖北,进行地下水水源替换。到去年底,皖北地区有13个县区已完成替换,到明年底,剩下的15个县区也将全部完成替换,届时3000多万皖北城乡居民都能喝上更优质的水。
 
在谋划事关全省的民生大事的同时,安徽省非常注重群众身边的民生事项。去年以来,安徽省坚持民有所呼、我必呼应,创新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民声呼应”平台体系,构建收集、转办、督办、评价、反馈等闭环工作机制,有效破解了惠民政策落不细、为民服务跟不上、群众意见上不来等问题,确保群众诉求有地方说、有部门管、有人帮助解决。截至目前,全省“民声呼应”载体收集到的群众诉求5.17万个,直接推动解决5.08万个,受到了群众的真心点赞。
 
民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今年3月,安徽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民生工作大会,出台工作意见。将持续完善“民声呼应”工作体系,畅通诉求反映渠道,提升办理质效,深化源头治理,滚动实施50项民生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