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跨国公司瞄准“绿色增长点”持续加码中国

发布时间:2024-04-03 11:42 来源:新华社

核心摘要:随着中国积极稳妥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其绿色低碳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也成为跨国公司竞逐中国机遇、实现全球发展增量的关键领域之

随着中国积极稳妥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其绿色低碳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也成为跨国公司竞逐“中国机遇”、实现全球发展增量的关键领域之一。
 
“尽管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丹佛斯坚定看好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绿色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长期机遇。”丹佛斯中国区总裁徐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作为能源效率解决方案供应商,丹佛斯1996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致力于帮助建筑、工业和交通等行业脱碳,实现绿色转型。目前中国已成为丹佛斯全球第二大区域市场,也是丹佛斯全球制造和研发版图最重要的基地之一。
 
徐阳说,近年来丹佛斯不断增加在中国投资,“中国长期、稳定的绿色发展政策坚定着我们的信心。我们相信在中国巨大的市场体量、强大的消费潜力、完备且有韧性的产业链的支撑下,中国经济尤其是绿色板块将展现出很大的市场机会”。
 
2023年2月23日,内蒙古霍林郭勒市拍摄的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风电光伏基地。
 
当前,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近一半在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行驶在中国,全球四分之一新增绿化面积来自中国……中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形成规模庞大的发展增量,孕育每年十万亿元级市场规模。
 
在徐阳看来,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不仅在于规模,更在于速度。“中国市场产品迭代的速度更快。对丹佛斯来说,这样的产品迭代速度既是挑战,也是更好服务中国市场并形成全球竞争力的机遇。”
 
他介绍说,今年丹佛斯计划在欧洲推出的一款高效变频热泵压缩机就是基于在中国市场原创的技术平台上开发实现的。“这也体现了中国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正在从完备的供应链向中国创新提升。”
 
总投资1.4亿元人民币的丹佛斯全球制冷研发测试中心去年5月在天津正式启用,是丹佛斯集团全球最领先、规模最大的涡旋压缩机研发和测试中心。徐阳表示,这也是丹佛斯“在中国制造”转向“在中国创造”的重要“根据地”,各类研发产品陆续“上新”。
 
中国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列为2024年政府重点任务之一,并做出一系列具体部署。与丹佛斯一样,众多跨国公司通过融入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浪潮获得发展契机。
 
2023年7月11日,在江苏省太仓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批新能源汽车即将通过专用框架运输方式出口。
 
看好中国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领域的巨大潜力,日本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马瑞利与多家中国汽车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并持续强化在中国的产品研发和制造能力。马瑞利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樊坚强表示,鉴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体量和不断增长的潜力,尤其是增长强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马瑞利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资源投入。
 
樊坚强说,绿色转型本身是一场科技革命,而国外的绿色技术与中国本土创新相结合,又催生了新的合作模式和市场机遇。“参与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中,不仅为我们在中国市场的深耕细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为我们的全球战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领先技术”。
 
马瑞利未来发展战略重点将包括扩大本地研发能力,优化供应链管理以及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加速新技术的落地与应用。“我们坚信,通过不断深化‘在中国,为中国’的市场策略,并将其扩展到‘在中国,为全球’。”他说。
 
在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熊碧华看来,随着中国致力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电子和机械设备、生物医药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些中国在长期经济转型期间关注的关键领域,也能给包括摩根大通在内的金融机构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摩根大通集团也持续加大对中国业务的投入,多次对我们的本地法人银行增加注册资本,这充分体现了摩根大通对中国长期发展战略的承诺。”熊碧华说。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