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等“锋”来不如追“锋”去!全国各地掀起追“锋”潮

发布时间:2024-03-05 10:09 来源:

核心摘要:今天(5日)是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和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日”。61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为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这几天,全国多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发扬雷锋精神,弘扬...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马金言)以平凡之躯行志愿之举,以风华正茂添锦上之花。今天(5日)是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和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日”。61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为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这几天,全国多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发扬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

在天津青少年街区,200多名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志愿者设立了60个摊位,为群众提供义诊、普法宣传、防范电信诈骗、消防急救知识科普等多项志愿服务。此外,部分青年志愿者们还走进社区,免费为居民测量血压、检查身体等。

3月3日,在新疆乌苏市,“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启动。据悉,该活动贯穿全年,将开展“雷锋精神我传承”宣讲、“百朵鲜花送雷锋”、“文明城市我扮靓”环境卫生大扫除等系列活动,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激励人人争当雷锋,尽展志愿服务风采,共建幸福美好家园。

在湖北孝感,学雷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7个县市区的300多支志愿服务队、1万余名志愿者共同参与。其中,国网孝感孝心共产党员服务队41年来爱心接力,关爱孤寡老人、帮扶独居老人。

在河北石家庄雷锋小学,爱心义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喜爱的书籍、玩具等物品进行售卖,并将活动所筹集的资金捐赠给3000多公里以外的西藏山南地区,帮助那儿的学生们购买体育用品和书籍。

3月3日上午9时,安徽亳州举办了“弘扬雷锋精神 汇聚志愿力量——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月”展示交流主题活动。现场设置“政策法规宣传区”“情暖民心服务区”“公益跳蚤市场区”“学习雷锋展示区”等区域,开展了青少年权益维护、金融反诈、禁毒防艾、安全教育、医疗保障、就业创业政策等集中宣传,为市民们免费提供健康义诊、爱心理发、急救培训、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还专门募集了小学生们的闲置玩具、文具、书籍、美术画作等进行爱心售卖,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雷锋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把雷锋精神落到实处。

3月3日上午,黑龙江省鸡西市住建局机关广大党员干部们志愿者深入包保新华小区,热火朝天地投入到劳动中,大家手持夹子、铲子等工具认真清理周边庭院、楼道等公共场地和卫生死角的垃圾杂物、小广告、烟头、鞭炮残渣,齐心协力、配合默契、干劲十足,充分发扬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志愿服务精神。同时,他们还深入街头巷尾、楼院单元,为群众宣传创建园林城市建设情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践行了志愿服务理念,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两天,浙江省组织各地志愿者们走进街头巷尾,将一束束鲜花送给身边乐于助人的普通人,发动大家一起致敬身边的“雷锋”。活动期间,各地还举办了百家“志愿服务市集”、千辆“爱心大篷车”送服务进社区等主题活动,营造“人人礼敬志愿者、人人争当志愿者”的浓厚氛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更应该铭记并传承雷锋精神,让这股源远流长的力量成为弘扬时代新风的不竭动力。我们每个人都应将这份崇高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内涵,共同织就一幅团结互助、向上向善的社会风貌画卷。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