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山东青岛:“村”变“城”提速:宜居亦宜“业”

发布时间:2023-11-09 16:43 来源:大众网

核心摘要: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青岛城中村改造工作正稳扎稳打有序推进,日益让群众得到实惠。今年,全市计划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80个,惠及居民4.6万户。截至目前,今年已新启动项目13个,66个续建项目稳步推进中。

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青岛城中村改造工作正稳扎稳打有序推进,日益让群众得到实惠。今年,全市计划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80个,惠及居民4.6万户。截至目前,今年已新启动项目13个,66个续建项目稳步推进中。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发展绕不开的话题。一方面,杂乱无序的“城中村”与现代化都市的形象格格不入;另一方面,散落在城市中的“城中村”,已然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低效地。以市北区最大城中村河西片区为例——这里曾住有1222户居民,此前片区内房屋老旧、环境脏乱、配套设施匮乏,与周边城市建成区面貌格格不入。伴随机器的轰鸣声,今年河西剩余片原有的“趴趴屋”顺利启动拆除,意味着这一区域将迎来新生。
 
未来,该片区将充分考虑居民对学校、文化体育等相关配套的需求,打造宜居宜业高品质社区。
 
不仅如此,今年我市还陆续启动市北区盐滩片区,崂山区张村河片区以及李沧区的戴家、长涧、十梅庵和东南渠等“老大难”城中村项目的改造工作,解决困扰群众多年的急难愁盼问题。
 
城中村改造后应该保持多样化的业态。眼下,在青岛市主城区最大的城中村区域——张村河片区内的12个城中村已全部启动实施高标准改造。截至目前,所有社区改造搬迁已全部完成,新安置区也均选在群众满意的黄金位置,并且已开工9个。据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改造搬迁,张村河片区共腾出1万亩左右的土地,并通过统筹把握整个片区的规划建设,实现更高水平的产城融合。
 
“这1万亩左右的土地中,三分之一用作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三分之一用作安置区和房地产开发,剩下三分之一是未来产业发展的空间,我们规划建设了人工智能产业园、虚拟现实产业园等市级重点产业园区,目前这些产业园区已开工建设,并即将投入使用。”据上述工作人员介绍,我市还邀请了世界知名的城市规划设计大师,依托院士团队力量,统筹各类规划衔接,为张村河片区更新“量体裁衣”。
 
纵观国内各大城市,我们会发现如今的城中村改造越来越具包容性。“未来的城中村改造不会是简单地解决居住空间增量的问题,更多的是要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认为,除了居住空间和产业空间之外,还要在城中村改造中完善教育、文化、休闲、交往、商业、绿地、一老一小服务等。
 
“住进新楼房,生活品质噌噌往上涨。”自从喜提新房后,胶州市东西营村73岁的居民崔竹华和老伴便开启了全新生活:通常清晨会在焕然一新的小区内散步晨练,顺便在附近小超市里买些新鲜果蔬,中午趁着阳光正好,便会和邻居聚在树下,道着家长里短,悠闲、自在……
 
经过城中村改造,胶州市东西营村大变模样,24栋新楼典雅大气,绿化景观错落有致,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备完善,这里已然从“村”转变为“城”,包括崔竹华一家在内的868户村民在此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我们坚持把城中村改造和群众生活改善结合起来,同步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养老、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路网、管网、停车场等市政设施,实现片区功能整体提升。”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丁树更介绍,我市还把城中村改造与低效片区开发结合起来,利用腾挪出的土地,建设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加快导入优质产业资源,以长期产业收益带动区域长远发展。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