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房地产领域利好不断:
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近日,在住建部召开的企业座谈会上,住建部部长倪虹强调,要继续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态势,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认贷”等政策措施。这三项政策,有利于降低住房消费门槛、成本,释放住房消费需求。
7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支持协调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对税费优惠政策进行调整,有关购房环节税费优惠多达19条,这对于个人购房交易成本迎来重大减免利好。
这些释放了超预期的房地产政策调整积极信号。
住建部提出的房地产三项政策中,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认贷”是关注度最高的政策。
“认房”是指银行在发放住房按揭贷款时,考察购房家庭在拟购房地已拥有的住房套数;“认贷”则是查询购房家庭在全国范围内是否有房贷记录,以确定是按首套还是二套房标准执行。
据了解,“认房又认贷”会大幅提升换房群体的首付门槛和成本。以北京为例,一套650万元的改善性住房,在“认房不认贷”的情形下,首付比例40%,而在“认房又认贷”的情形下,首付比例翻倍为80%,首付额度多出260万元。因此落实好“认房不认贷”政策,可以激活核心城市住房置换生态链条,活跃市场交易。
目前,利好楼市的政策不断,如何“落实”成为关键。
笔者以为,落实利好政策,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要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有先有后;力度有大有小,决不能“一刀切”,“一个样”。
要加快完善配套制度,比如,降低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等,尤其一二线热点城市在认房认贷、首付比例、税费减免等方向的政策要加快出台。
要落实利好政策,关键是政策的执行者要主动担责、积极作为。要引入问责制,实行责任追究,加大问责、惩罚力度,确保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