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桑拿房”里的冰窟窿 为隧道施工带来清凉

发布时间:2021-08-19 08:50 来源:

核心摘要:八月天虽已立秋,但“秋老虎”依旧嚣张。崇山峻岭之中,中交一航局罗八高速项目芭蕉箐隧道施工现场,犹如一间巨大的桑拿房。隧道内封闭的环境使破碎的岩层冒着热气,工人们一靠近洞口,一股热浪就瞬间从脚底冲上头顶,热气包裹着身体,汗珠顺着脖子往下淌,整个桑拿房“热气腾腾”。

       八月天虽已立秋,但“秋老虎”依旧嚣张。崇山峻岭之中,中交一航局罗八高速项目芭蕉箐隧道施工现场,犹如一间巨大的桑拿房。隧道内封闭的环境使破碎的岩层冒着热气,工人们一靠近洞口,一股热浪就瞬间从脚底冲上头顶,热气包裹着身体,汗珠顺着脖子往下淌,整个桑拿房“热气腾腾”。
 
  “云南地区纬度低、高温高湿,隧道内的热浪真是肉眼可见。”施工员冯乐乐介绍说,隧道内大功率机械持续散发着热量,让隧内温度始终维持在40℃左右,加上破碎富水的施工地质,隧道内闷热难耐,“斗虎”可谓困难重重。
 
  面对高温,项目部决定在原有掌子面、仰拱施工等区域增设大功率工业风扇,用12台风扇持续送风,为隧道施工带来清凉。然而由于工人施工的主要区域都在大功率设备周围,风扇吹出的风经过“加工”后,便有了几分灼烧感。“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感觉就好像湿热的浪拍在身上。”隧道施工负责人卓维峰叫苦不迭。
 
  “这样可不行,咱们得给工人送清凉去!”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兼主任工程师李旭计划着组织送清凉活动。活动不仅要向施工一线送盐汽水、冰棍等清凉物资,更是想借此机会,让工人们“放下防备”,好好打探下工人对提高隧道内施工环境舒适度有何高见。
 
  “这大夏天,还是冰棍最解暑,真想钻进冰窟窿不出来。”隧道班组长游昌茂一边啃着冰棍,一边用手比划着。李旭听到后心想:“如果在风扇旁放大冰块,岂不是就有了吹冷风的大空调了!”
 
  施工讨论会上,大家一致同意李旭的提议。在具体操作上,来自质检员韩越非提出了购置大型制冰机的想法,即短时间内制作大量冰块,向隧道源源不断输送。
 
  “那制冰用的水要如何解决呢?”李旭说。今年以来,项目施工区域暴雨频发,泥石常常会破坏自来水输送管道,水的供给和质量都难以保障,就连隧道内施工人员的饮用水都是从当地桶装水店送过去的。制冰需要大量纯净水,店家送水成本太高,水源成了又一个难题。“上次帮村民修水管时,距隧道口大概1.5公里处有泉水。”机务员李玉龙灵光一现,提出跟当地村民交涉,直接用山泉水作为制冰原料。有了方案,大家各司其职为隧道清凉奔走。
 
  按照提议,制冰机入场并被放置在隧道口的门卫旁。项目部从山泉水处引了一条水管,直接就近制冰,冰块一出笼,就会被专员乘车运往风机附近,为隧道工作人员带来清凉。凉快是凉快了,但时间不久又出现问题:冰块抵抗不了隧道高温环境的侵蚀,很快就融化成水,“冰窟窿”又成了“桑拿房”。吹出的风又恢复了燥热,工人们身上的汗还没消下一半,新的汗水又涌了上来。“有时隧道内的冰化得太快,根本来不及送,我自己也累得够呛。”冯乐乐一边把冰块装上车,一边擦去额头的汗。
 
  “外边快餐店的冰块比家里自制的冰块更不容易化!我们可以查下他们做了哪些‘手脚’。”平日里常去县城快餐店的物资员王灏洋提到了点子上,不光要有冰,更要有高品质的冰持续为隧道内带来清凉。经过反复查阅资料和试验,将定量的盐和乳化剂放置水中,冻出的冰块不易化、质量好,让“桑拿房”温度骤降,带来了持续的清凉。
 
  有了“冰窟窿”的加持,工人们干起活来又快又好,隧道施工有条不紊地推进着。8月16日16时,右洞隧道口,一众人屏息凝神,共同等待着最后的“神圣”时刻。随着清脆的的炮声响起,右洞成功爆破贯通,欢呼声几乎盖过了爆破的巨响,回响在大西南幽幽的山谷之中。(王帅)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