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生态水系 惠及民生

发布时间:2021-10-28 10:01 来源:

核心摘要:(本刊讯)长葛市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地理位置优越,是郑许城市带的重要节点,制订了《2012年长葛市全域生态水系

        (本刊讯)长葛市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地理位置优越,是“郑许城市带”的重要节点,制订了《2012年长葛市全域生态水系总体规划》,对全市水系进行总体规划,形成一核、两带、三区、七脉整体布局。近年来长葛市完成投资4.77亿元,逐步实施了引黄入长济许调蓄工程(增福湖扩容)、杜村寺人工湿地、佛耳岗水库扩容工程、新区水系综合整治项目及石梁河、暖泉河、大浪沟、清潩河、西小洪河及三八沟两岸截污管道等河流水源整治工程,在这些项目落地的基础上,今年长葛市投资17.13亿元的清潩河综合治理工程、双洎河国家湿地公园,污水净化公司、城南污水净化公司进行提升改造提升改造等项目也竣工验收,小洪河饮马河连通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一个“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葛邑水城初具规模,如今清潩河生态廊道、佛耳岗水库、增福湖扩容、双洎河国家湿地公园成了市民朋友圈的“常客”,网红吊桥更是不少人打卡的热门“景点”,这些地方不仅成了大家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更唤起了一些市民儿时的记忆,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微信图片_20211028100326

清潩河网红桥

建设水生态文明工程是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让群众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变化,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做好水文章。

一是超前谋划,统筹兼顾。我市把实施生态水系建设与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开展重点流域污水治理、搞好林业生态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打好“组合拳”,下好“整盘棋”,做到生态水系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兴水与治水双管齐下,为全面实施生态水系建设提供依据和保障。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将城市住宅、交通、基础设施等与自然生态系统融为一体,提升河道生态服务功能,推动沿河土地升值,筑巢引凤,进行高层次招商,带动沿河服务业、商业和旅游业发展,促进沿河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营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

微信图片_202110281003261

清潩河沿线

二是绿色理念、生态为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河道治理在提高防洪标准、强化水资源利用基础上,重点是加强生态建设。河岸采用生态护砌,沿河合理绿化,打造人水和谐的自然相处环境。近年来我市对清潩河、双洎河、石梁河、暖泉河、汶河等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是清潩河综合治理,通过底泥换填,封堵排污口,雨污分流管道改造等措施,保证一渠清水润葛邑。

微信图片_202110281003262

双洎河国家湿地公园   牛书培 摄

三是加大投入、多渠道筹资。实行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办水利,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的同时,采取PPP和EPC建设模式。在总体经济形势下行的情况下,我市继续保持水利建设投入不断加大的趋势,已经建成和在建的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共有15个,累计投入资金21.9亿元;谋划和拟开工建设的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共有6个,总投资14.45亿元。以上项目大部分都需要长葛市财政投资,自力更生投入已成为我市水利建设的投入主体和显著特色。

微信图片_202110281003263

引黄入长济许调蓄工程(增福湖水库)

四是围绕城市“双修”,提升城市品质。生态修复上,清潩河综合治理工程与引黄入长济许调蓄工程实现无缝对接,保障水源供应;对城区段雨污管网进行升级改造,封堵排污口,实现雨污彻底分流,同时对污水净化公司、城南污水净化公司进行提升改造,提高了出水排放标准;在郊区段铺设污水管网,解决沿岸村庄污水排放问题;在河道内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扩大河道两侧绿化面积,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保障一河清水送许昌。城市修补上,顺利完成河道沿岸24个行政村、老城区20多个单位办公区和家属区拆迁任务,同步建设滨河道路、桥梁、水坝、游园等配套设施,加快补齐短板,改善生活条件,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微信图片_202110281003264

清潩河森林公园

潮平两岸阔,扬帆正当时。长葛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肩负郑许一体化的历史使命,承载77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牢牢把握百城建设提质和文明城市创建机遇,建设美丽城市,增进人民福祉,以浓墨重彩的新篇章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力量。(通讯员 庄金彪 王五浩 何建伟)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