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杭州市滨江区聚焦智慧工地 为建设工地数字化转型提供滨江方案

发布时间:2020-07-03 10:07 来源: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核心摘要:为推动工程建设领域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新区(滨江)不断创新建筑工地智慧化监管的探索之路。继“一球三枪”工地可视化远程监控系统、工地实名制考勤和关键岗位人员刷脸考勤系统后,高新区(滨江)创新智慧监管和企业零跑云平台,实现了企业跑零。截至目前,全区有137个工地运用了科技手段辅助工地智慧化管理...

 为推动工程建设领域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新区(滨江)不断创新建筑工地智慧化监管的探索之路。继“一球三枪”工地可视化远程监控系统、工地实名制考勤和关键岗位人员刷脸考勤系统后,高新区(滨江)创新智慧监管和企业零跑云平台,实现了企业跑零。截至目前,全区有137个工地运用了科技手段辅助工地智慧化管理。2020年,高新区(滨江)紧抓“前亚运、后峰会”机遇期,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聚焦“智慧工地”建设再发力,以BIM技术、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先进建造技术深度融合,创新研发了“工地一码通”,并形成省级智慧工地评价标准,构建起全时触碰、全员参与、全程覆盖的工地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体系,为持续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实现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为全省建设工地数字化转型提供滨江方案。
 

“工地一码通”,实现“云上监管”。
 
 
“工地一码通”是“工地智慧监管和企业零跑系统云平台”的升级版,以项目“工地码”为载体,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设备,打通线上、线下管理应用,以企业零跑和智慧监管为核心,联通主管部门、企业组织、项目职工、社会公众,形成的多维工作管理系统。
 
 
“四个面向”惠及多维用户。监管人员的“监管码”。监管人员现场检查、检测、验收后,通过手机扫码形成云上报告,实现全区项目监管情况动态评价,提高监管效能,夯实监管责任。目前,该系统已经连接全区113个工地现场,施工人员进场作业和在场工作全过程一览无余。已实现在线巡查工地1584次,提出整改意见796条,工作效率为传统现场走访检查的近6倍。参建企业的“零跑码”。从项目开工到工程完工,以前需要跑腿到现场办理的28件个事项,都可以在线扫码轻松办理,基本实现了审批不见面、办事不用跑。工地职工的“考勤码”。考勤平台将人事信息与区管理平台相连,扫码可以打卡上班,也可以查询自己的出勤信息和工资所得,让所有职工安心上班,放心工资。社会公众的“信息码”。扫码信息涵盖了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建设周期、建成后效果图等各种信息,一旦发现问题,还可以通过“一码通”进行社会评价与投诉建议。
 
 
“九大功能”联结政企公众。一码通系统全面集成政府监管、应急管理、企业管理、劳务信息、健康码、项目信息、社会评价、来访登记、投诉建议等九大功能。以应急管理为例,工地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通过“一码通”及时上报,企业负责人、一线监督人员、相关部门均会第一时间收到报警,危机处理问题,提高工地管理效率。
 
 
“五色赋码”实现动态监管。按照“一工地一码”的原则,领取施工许可证的项目可登录系统自动生成“绿码”,后续主管部门采集项目关键岗位到岗率、民工安全培训、监督检查风险评价、起重机械设备管理、危大工程管理报告、社会监督评议等信息情况,归入“最好、较好、中等、较差、最差”评价分类等级,对应“绿、蓝、黄、橙、红”给予“五色赋码”,实行差异化管理。“五色赋码”还将在重大活动期间项目管理、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程创优评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掌上码上办”,实现“云上审批”。
 
 
工程建设领域项目审批制度一直是简政放权改革的重点,“工地一码通”创立以后,高新区(滨江)改变工程建设过程中“群众跑、路上跑、往返跑”的状况,企业人员只要扫一扫“工地一码通”,便能通过手机移动端现场申请咨询、管理报告、验收申请等事项办理,让企业办事“零跑腿”。
 
 
节省资料提交时间。以前项目申请验收需要提交好几个部门,多次补交材料,现在通过扫码线上就可以完成,为企业节省宝贵的时间,进一步提升了滨江的营商环境。
 
 
缩短项目审批时间。以申请项目中间结构验收为例,以往参建企业要联系监管人员确定资料审查时间,而后将工程技术资料归档后送审,如未通过审查,需整改后再次提交。在资料全齐的情况下,也要几天才能完成。而“工地一码通”推行以后,企业只需要将相关资料上传申报,监督人员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线上审核审批,当天可办。
 
 
改善助企营商环境。“工地一码通”改变了政府部门传统的监管方式和手段,从线下走到线上,让企业从“监管对象”转换为“服务对象”,极大的改善营商环境,对提振企业发展动能将发挥重要作用,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工地一码通”将全面助力“两战赢”,为滨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浙江省首个五星级标准,彰显“滨江指数”。为进一步推进滨江工程领域智慧管理水平,高新区(滨江)联合海康威视、大华科技、当虹科技、品茗软件、擎州软件会同长三角标准研究院共同研究发布全省首个《智慧工地评价标准》五星评价体系,为构建智慧工地提供了规范化依据和可复制化的标准方案,形成智慧工地评价的“滨江指数”,为全省建筑业转型升级提供“滨江方案”。
 
 
智慧评价“5+1”,覆盖建设全周期。围绕建设项目“人员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综合管理”5个关键方面和1项建设智慧工地的“基础设施”,该标准完整的对建设项目自开工到完工全周期的智慧工地建设进行标准化评价。采用“天眼”,采取“物联网+工地”远程监管,做到全天候全覆盖监管模式,将施工人员进场作业和退场的全过程都“晒”在阳光下。实行“网管”,将工地关键岗位人员考勤平台与系统管理平台联通,实现对关键岗位人员人脸考勤的实时捕捉,实时掌握出勤信息和工资信息。依托“技防”,采用“智慧用电系统”、“火灾探测警报”“人货梯超载识别”进行安全用电监控、火灾预防,提高消防安全。身临“VR”、“AI+360天眼”全控场景,现场的“综合体验区”引入VR技术,让建筑从业者可身临其境地体验触电、坠落、火灾等险情,提升安全意识;AI+360天眼可全天全场识别危险源发出警戒信息,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评价标准“五星级”,引领智慧工地新预期。该标准对“5+1”管理内容实行百分制评价,充分考虑被评价工地的智慧系统基础性、智慧应用有效性和前瞻性予以量化赋分,最终按评价总分高低划分为“五星等级”,最高为90分以上的五星级智慧工地。通过“五星级”分档次、分阶段、分批次开展“智慧工地”的有序推广,实现从试点到复制,从核心功能实现到全部工程应用,全面促进整个建设行业智慧工地的发展。
 
 
三年行动计划,谋划智慧工地新篇章。智慧工地标准制定后,将根据星级占比有序推进2020年-2022年智慧工地推广“三年行动计划”。 计划到2020年底,滨江上星级智慧工地到达30%;2021年底,滨江上星级智慧工地到达60%;2022年底,滨江上星级智慧工地到达90%,最终以工地的智慧化监管、信息化管理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目前,滨江区159个工地项目,137个工地使用智慧实名制管理系统、131个工地项目安装施工现场全场监控系统、96个工地项目安装智慧用电系统、37个工地应用BIM技术、27个工地采用集成智慧工地管理系统、13个工地采用群塔防碰撞报警系统、17个项目使用AI智能危险源识别系统。
 
 
根据滨江区智慧工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目标,还会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到智慧应用助力施工管理的行列。高新区(滨江)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强区优势,在智慧工地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不断为杭州乃至全省各地工地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滨江样板、滨江思路和滨江经验。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