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让更多农民工有活干有钱赚

发布时间:2020-03-20 19:58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摘要:近段时间以来,有一些农民工反映自己长期在外地务工,但现在还没有返回原来打工的地方,收入受到影响。有什么办法尽快上岗?如果

近段时间以来,有一些农民工反映自己长期在外地务工,但现在还没有返回原来打工的地方,收入受到影响。有什么办法尽快上岗?如果农民工在当地自主创业,有什么优惠政策?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进行解答。
 
“点对点”运输助返岗
 
农民工如果岗位未发生变动或者已有新确定工作岗位,需要返岗帮助,可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报名参加“点对点”农民工专车(专列)运输服务。线上渠道,关注“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微信小程序,注册后进行需求登记。线下渠道,各县级相关部门会全面摸排有意愿外出农民工的信息,农民工可以积极参与并上报信息。
 
各地将根据登记信息,联系本人和企业,组织时间段相近、务工目的地相近的农民工集中时间出行,适时向用工集中地区和集中企业开行“点对点”专车专列。
 
出行费用怎么负担?将农民工返岗包车纳入绿色通道保障范围,实行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便利通行。交通运输部还提倡建立政府、企业、农民工等共同参与的费用分担机制,通过政府补助一点、用工企业资助一点、农民工负担一点,最大程度上降低出行成本。
 
截至3月18日,“点对点”农民工返岗服务组织专车16万车次、专列309列、包车厢(火车车厢)1292个、包机514架次,累计“点对点”运送农民工超过410万人。
 
同时,有30个省份恢复了省际省内道路客运,提供联网售票、联程联运服务。
 
抵达目的地后,人社部门将及时对接有关企业组织接收农民工入厂,并指导企业为每名返岗复工的农民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随访健康状况,只要达到防疫要求、体温测量正常后即可上岗。若行前14天内、途中没有相关症状的,企业将尽量安排复工。若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不适症状的,则立即进行隔离观察,及时送诊排查。
 
抗疫稳岗扩就业
 
有的农民工打算重新找工作,可以关注各地人社部门组织的线上春风行动,查询工作岗位,并进行应聘。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已累计发布了各类就业岗位信息近千万个。“就业需求线上报、就业岗位线上找、就业服务线上办”已经基本实现。
 
疫情防控期间,中央企业大力推动稳岗扩就业工作。3月12日,国资委党委印发紧急通知,要求中央企业确保实现2020年度农民工用工数不低于2019年度。根据通知,国资委将以吸纳农民工、贫困地区劳动力等3类人群就业为重点,统一组织中央企业和有关单位开展“抗疫稳岗扩就业、国资央企在行动”大型网络招聘活动,3月中旬全面启动,6月底结束,且全部实行免费服务。
 
如果农民工有留乡创业的意愿,农业农村部将推动落实创业补贴政策,做好一对一创业培训,帮助选择就业门路,提升创业能力。同时,对从事农村二、三产业的,重点是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中小微企业信贷担保等扶持政策落实,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创造更多岗位。
 
优先吸纳贫困地区劳动力
 
国务院扶贫办和人社部出台了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的措施。要求安全有序组织贫困劳动力返程返岗就业,促进就地就近就业,鼓励重点企业优先招用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如果招聘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现在已经有100万贫困家庭的劳动力通过跨省务工“点对点”接送实现返岗就业。
 
推动扶贫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吸纳就近就业。日前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对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扶贫车间和当地企业、参与东西劳务协作的扶贫企业,依据吸纳贫困劳动力规模,按规定落实相关政策,有条件地区可加大支持力度。对疫情防控期间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按规定给予交通和生活费补助,有条件地区可加大奖补力度。截至3月6日,1/3的扶贫项目已经开工,这项工作速度还在加快。
 
开发公益性岗位保障贫困家庭收入。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明确,要求2020年光伏扶贫的收益80%用于贫困人口承担公益岗位工资和贫困户参加村里公益事业建设的工资,尽量减少疫情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发布通知,临时增设的保洁环卫、防疫消杀、卡点值守等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的,参照当地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给予岗位补贴。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