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在长江之畔的湖北枝江大地上,一条条 “四好公路” 如同灵动的线条,勾勒出生态之美、田园之韵、乡村之兴与民生之暖。枝江市交通管理部门精心谋划,扎扎实实的抓好“四好公路”的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柳月 刘孜孜 刘语桐)在长江之畔的湖北枝江大地上,一条条 “四好公路” 如同灵动的线条,勾勒出生态之美、田园之韵、乡村之兴与民生之暖。枝江市交通管理部门精心谋划,扎扎实实的抓好“四好公路”的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四好公路”即“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农村公路,它们不再是单纯的交通通道,而是串联起自然与人文、连接起发展与幸福的 “流动画卷”,每一幅都藏着枝江乡村的独特风情,每一笔都书写着振兴发展的生动故事。
田园牧歌画卷:四季流转的生态诗篇
清晨的阳光洒向田野,“四好公路” 便如一条温润的玉带,从金色的油菜花海中蜿蜒穿过,又在翠绿的稻田旁轻轻舒展。春日里,公路两侧是鹅黄的油菜花与嫩绿的麦苗交织,微风拂过,花香伴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车行其间,仿佛闯入了画家笔下的美丽田园;盛夏时,连片的柑橘园撑起浓密的绿荫,深绿的枝叶间缀着青涩的果实,公路旁的小溪潺潺流淌,为旅途添上一抹清凉;金秋时节,稻田翻涌着金色的波浪,砂梨园里挂满橙黄的果实,公路被染上丰收的色彩,每一处转角都能遇见农人的笑脸;寒冬降临,田野虽归于静谧,公路旁的风景树却依然苍翠,偶有积雪覆盖路面,银装素裹间更显纯净安然。这幅画卷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现代农业的生机与诗意。车行路上,窗外的风景随四季流转,时而翠绿盎然,时而金黄灿烂,仿佛在时光的长河中缓缓穿行,让人忍不住放慢车速,将这份田园之美深深印在心底。
滨江亲水画卷:江风拂面的开阔之境
沿着长江支流前行,部分 “四好公路” 紧依江水而建,一侧是碧波荡漾的江面,船只缓缓驶过,留下粼粼波光;另一侧是错落有致的村庄与郁郁葱葱的绿化带,白墙黛瓦与绿树碧水相映成趣。站在公路旁的观景台上,江风拂面而来,带着江水的湿润气息,极目远眺,江水与天空融为一体,视野开阔得让人豁然开朗。
公路建设时巧妙结合了水利设施与生态绿化,不仅加固了江堤,还在路旁种植了垂柳、芦苇等亲水植物,形成了 “路在江边走,车在画中行” 的独特体验。春日里,垂柳依依,芦苇泛绿,江面上白鹭翩飞;秋日里,江风送爽,芦苇花随风摇曳,宛如白色的绒毯。无论是驾车漫游,还是停车驻足,都能近距离感受长江的壮阔与柔情,这里也成为了市民休闲、游客打卡的 “滨江网红路”,每一张照片都满是江景与公路的和谐之美。
乡村新貌画卷:白墙黛瓦的幸福底色
“以前村里是泥泞土路,下雨天一踩一脚泥,现在这公路又平又宽,还铺了彩色的标线,跟城里的景观路一样!” 村民李先生的话,道出了枝江乡村的变迁。走进枝江的村落,平坦宽阔的柏油路或水泥路直通村口,路面干净整洁,彩色的 “彩虹路” 标线为乡村增添了活力;路旁的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一到夜晚便点亮乡村的夜空;安全护栏守护着行人与车辆的安全,花卉苗木点缀其间,让公路成为了乡村的 “风景线”。
白墙黛瓦的民居沿公路分布,庭院里种满了花草,村口的文化广场上,老人在悠闲散步,孩子在追逐嬉戏。曾经的泥泞土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四通八达的 “四好公路”;曾经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的出行难题解决了,公路成为了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幅乡村新貌画卷,不仅展现了新时代新农村的整洁与美丽,更藏着村民们对幸福生活的满足与期待。
产业富民画卷:车轮上的振兴之路
“四好公路修到了田间地头,我们的柑橘早上摘下来,中午就能运到城里的超市,新鲜又好卖!” 家庭农场主王大姐笑着说。在枝江,一条条 “四好公路” 如同毛细血管,深入果园、菜园、茶园,连接起一个个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与乡村旅游景点。满载着柑橘、砂梨、蔬菜的货车从公路上顺畅驶出,将新鲜的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游客的车辆轻松驶入乡村,体验采摘乐趣、感受田园风光。
“公路 + 产业”“公路 + 旅游” 的模式,让 “四好公路”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 “致富路”“振兴路”。依托公路,枝江的特色农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乡村旅游也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这幅产业富民画卷里,没有空洞的口号,只有车轮滚滚间的经济活力,只有村民们增收致富的真实喜悦。
从生态绿色的风景线,到乡村振兴的实景图,再到通往幸福的民生路,枝江的 “四好公路” 用四幅生动的画卷,实现了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 的目标。它不仅升级了基础设施,更串联起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连接起了发展之需与民生之盼。如果有机会亲临枝江,不妨开车或骑行在这些 “四好公路” 上,让江风拂过脸颊,让田园风光映入眼帘,亲身感受这幅流动的、充满生机的乡村振兴画卷,在每一段旅程中,遇见枝江的美好与希望。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