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
春伊始,万物生。棠树大地既有金黄灿烂的田园风光,又有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还有乡村治理的新局面……一处处看得见的变化、一桩桩实打实的措施、一件件心贴心的服务,正呈现出一副生态宜居、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的和美乡村画卷。
近年来,棠树乡深入贯彻“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立足资源禀赋,聚焦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提升乡村整体发展水平,让群众能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
铺就和美乡村“底色”
春风和煦,满目金黄,走进舒城县棠树乡洪院村,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连片的油菜初绽金黄,油菜花与错落有致的民居、蜿蜒的山脉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乡村画卷。沿着蜿蜒的田埂漫步,蜜蜂忙碌采蜜,时而钻进花蕊,时而轻盈飞舞,为这片花海增添了灵动之美。
金黄的油菜花不仅是春日美景,更是洪院村发展的“金色引擎”。近年来,棠树乡洪院村不断推动农业提质增效,采取“水稻+油菜”轮作方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今年我们村通过‘稻油’轮作模式,种植了4000余亩油菜,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综合效益。预计每亩产量约300斤油菜籽,4月底采收后,能每亩增收450元。”棠树乡洪院村书记周家银说。
“我们有了钱,心里有了底气;村里有了钱,修路安路灯,更有面子。”提起洪院村村的变化,村民汪观新称赞道,“我们现在是‘底子’‘面子’都有了。”
近年来,该乡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做足“生态+旅游”文章,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通过鼓励农户大面积种植油菜,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油菜产业,同时积极打造旅游品牌,油菜花海每年春天都会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当地农副产品、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棠树乡种植油菜面积2万余亩,不仅保障了“油瓶子”,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文旅融合,实现“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的转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筑牢和美乡村“本色”
如果说乡村美是框在“面子”上的荣誉,那么群众富就是扎在“根子”上的实惠。
在棠树乡窑墩村丝瓜络种植示范基地里,只见地里一垄垄丝瓜长势喜人,碧绿的瓜藤浓密如绿色帐幔,藤叶间朵朵开放的小黄花,犹如摇曳的金色小喇叭点缀其间。
“今年丝瓜价格的不错,加上咱们的丝瓜品质又好,不愁没有销路。”窑墩村支部书记郭德山讲道。
据了解,窑墩村种植的丝瓜为络用的丝瓜,是传统的中药材,且天然纤维网络细密,产品加工可塑性强。丝瓜晒干后,加工成丝瓜络,主要供应中药材厂,还可加工成枕芯、床垫、化妆品、厨房用具等生活用品,销往全国各地,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以前在外打工,一年下来也攒不了多少钱,现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窑墩村村民苏成凤讲道。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窑墩村的丝瓜络产业的发展只是棠树乡产业振兴的缩影。丝瓜产业的兴旺,不光带动村民增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为提升品牌影响力,他们和村“两委”成员共同制定丝瓜络品牌发展规划,成立丝瓜专业合作社,并成功注册商标,确保村民获得持续稳定收入。
近年来,棠树乡立足资源禀赋,抓住丝瓜络产业发展优势,突出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振兴乡村产业。不拘泥于一村或乡一品,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种植业还是养殖业,只要环保达标,政策允许,有利于地方产业发展都是好产业,都要积极推动。
提升和美乡村“成色”
一条条水泥路直通农家、一座座村庄焕新颜、一个个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行走在舒城县棠树乡烽西村的乡间小道上,目光所及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图景正徐徐展开。
“用这张‘存折’里的积分能到村‘道德银行’兑换实物,这不光是物质上的奖励,更是对我精神上的鼓励。‘存折’里积分越多,脸上就越有光,今后还要多做好事,争当‘道德富翁’。”烽西村村民杨安全激动地说。
为了激发村民勤劳致富、崇德向善的内生动力,舒城县棠树乡把“道德银行”当作创新基层治理、增强发展动能的抓手和平台,充分发挥‘无事’找书记的党建引领作用,引导和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文艺服务、文明乡镇创建志愿服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通过对村民的“美德”进行打分,以“实”字推进“积分制”落地见效。如今的烽西村,村民从“一旁看”转向“一起干”,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
“我们把村民的日常行为,由传统口碑评议转化为可量化、可评价的数据指标,为无形的村规民约赋予‘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极大的激发群众争当好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棠树乡烽西村支部书记汪大中介绍道。
棠树乡“道德银行”投入运行以来,时间虽短,但效果明显,截至目前,全乡已吸引4000多户居民开户,累计积分17万多积分。近年来,棠树乡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不仅注重塑形,更注重铸魂。乡村基础设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乡风文明不断提高。
下一步,棠树乡将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以“和美”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的新画卷,逐步实现环境优美、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新局面,围绕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发力,积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王韬)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