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积木”拼出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5-10-31 15:04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雨后初晴的绍兴两湖景区旁,一条平整的施工便道如同“搭积木”般,在软土上快速铺展。“以前几百米得折腾一两个月,现在几天就成型!”中交一公局集团绍兴104国道项目工区主任陈龙感慨道。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侯艳艳 伍虹吉) 雨后初晴的绍兴两湖景区旁,一条平整的施工便道如同“搭积木”般,在软土上快速铺展。“以前几百米得折腾一两个月,现在几天就成型!”中交一公局集团绍兴104国道项目工区主任陈龙感慨道。

 

 

项目地处典型软土湖区,地基承载力最低部分仅20千帕,远低于常规施工要求,再次修建施工便道,犹如在“豆腐块”上施工,成为启动阶段的最大瓶颈。

  

老办法遇上新挑战

  

绍兴市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两湖区域生态本就脆弱,近年来面临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及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压力。施工贯穿两湖景区规划范围的绍兴104国道项目,是浙江省重点工程,其中桥梁工程占比高达82%,不仅穿越软土、断层等复杂地质,更紧邻景区、农田、既有路网与重要管线。深厚的软土地基使便道施工严重受阻,直接影响到越东路互通主线桥的推进,工程进度受到制约,桩基80根、承台27个、墩柱38座等关键结构施工滞后,进而将延误后续盖梁、箱梁架设等工序,对整个主线工期构成严峻挑战。

  

“老办法折腾人呐!”陈龙在前期策划中算过一笔账:“假设修一条300米的便道,碎石、土方就要消耗约2000立方米,仅填筑压实就需反复作业,没1个月根本完不成。”更棘手的是,雨天路面下沉、翻浆频发,后期维护成本像个无底洞,对湖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用金钱衡量。如何在保护脆弱生态的前提下,快速打通这条施工“生命线”,成为团队必须攻克的首个堡垒。

  

“循环”与“减量”成关键

  

传统方案的困境,倒逼项目团队寻找新路。如何在“软土禁区”与“生态红线”之间找到平衡?项目总工程师张学义带领技术团队经反复研究论证,最终将目光锁定于绿色可循环的装配式技术上,创新提出混凝土装配式便道方案。

  

“我们这套技术的核心优势,可概括为‘循环’与‘减量’四个字。”张学义指着便道板解释道。所有便道板均在预制场集中生产,质量稳定,强度远超现场浇筑,更从源头杜绝了湖边搅拌产生的扬尘与废水污染。

  

“我们只需进行简单地基处理,即可铺装板材。”张学义介绍。此举将对原状地面的开挖与碾压破坏降至最低,极大保护了湖区原生地貌与水体。待工程竣工,湖区生态可快速恢复,所有板材更能整体拆运、保养后周转至下一项目继续使用,“循环利用几十次都没问题!”

  

效率与环保双赢

  

施工现场,吊车平稳吊起混凝土预制块,工人们精准配合,对位、校准、固定一气呵成。不到一周时间,约200块2米×3米的预制板铺设完毕,一条300米长的施工便道贯通成型。“原本需半月的便道修筑周期,现缩短至5天,为后续主体工程施工争取了宝贵时间。”陈龙说。

  

除效率飞跃外,该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张学义补充道:“虽一次性投入稍高,但综合其数十次周转性能、节约的维护成本及后期处理费用,全生命周期成本较原方案可降低约60%。”

  

这条稳稳扎根于软土之上的“绿色快车道”,吸引了当地交通局、城发集团牵头组织8家单位五十余人现场观摩。城发集团技术负责人现场欣慰表示:“原先此处泥泞淤软、承载力极差,如今已蜕变为平坦坚实的通路。该技术不仅提升工效约30%,全生命周期成本更较原方案降低约60%,在保障路基稳固的同时,显著减轻了对环境的影响,具备全区推广的价值。”观摩团成员也一致赞誉:“这不仅是一条实体便道,更是一套成熟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样板。”

 

  

“未来,我们希望这样的绿色技术和设计,能以其显著的经济和环保效益,成为绿色基建不可或缺的一环。”陈龙望着眼前繁忙的工地,满怀期待地说道。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