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超充时代加速到来,电动车充电迎来“秒充”革命!

发布时间:2025-09-06 00:56 来源:中华网

核心摘要:超充站不仅仅是充电设施,更是智慧能源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正推动交通与能源的深度融合,为我们打造一个更加绿色、高效、便捷的出行未来。

充电5分钟,行驶百公里,曾经的愿景已成为现实,超级充电站正悄然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

 

在武汉市经开区,一位新能源车主将车接入V2G充电桩,几分钟后她的电动车开始向电网反向输送电力。“昨晚充电一度电才4角5分,现在放一度电可以赚3元钱!”她利用峰谷电价差轻松获利。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宣布其全国自营充电站突破2500座,超充桩数量达到10000根,累计为用户提供了近3900万次充电服务。

 

 

01 补能效率:从小时级到分钟级的跨越

 

超充技术正在重新定义电动汽车的补能体验。传统充电方式需要数小时的情况正在成为历史。

 

· 目前主流超充桩已经实现800kW峰值充电功率,充电速度达到“一秒一公里”。华为全液冷兆瓦级超充方案更是支持2400A持续输出,补能效率达到传统方案的4倍。

 

 

· 乘用车充电体验大幅提升。小鹏发布的液冷S5超快充桩,插枪启动速度小于13秒,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 高速公路充电难题得到解决。全国最大规模高速公路充电站在杭千高速桐庐服务区投运,配备108台大功率快充桩,其中40台是超级充电桩,单桩最高功率可达600千瓦。

 

02 经济效益: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

 

超充站不仅提升了充电效率,还创造了全新的经济效益模式。

 

· 车主通过车网互动(V2G)技术获取收益。武汉的车网互动项目允许车主在电网高峰时段向电网反向送电,利用峰谷电价差获得实惠。据测算,新能源车主每年参与30次放电,每次放电30度,收益就能覆盖日常充电成本,实现 “零成本”绿色出行。

 

· 运营商实现可持续经营。超充站的高周转率提升了运营效率,小鹏2025年1-7月累计上线546座自营充电站,同比增长94.3%。

 

· 社会成本显著降低。华为兆瓦超充技术使重卡每公里能耗费用节省1.5元,一年可节省15万元,三年省出一辆车的费用。

 

03 环保效益:绿色交通的重要支撑

 

超充站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正在推动交通领域深度脱碳。

 

· “光储充”一体化成为标准配置。杭千高速桐庐服务区充电站利用车棚顶部铺设光伏组件,年均发电量可达263.37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1472.46吨。

 

· 北川超充站采用“光储充”一体化设计,实现日均近5000kWh的绿电自给,全年可减少碳排放4.5万吨。

 

· 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得到应用。湖南省建科院携手中铁二十五局打造的中部绿色智慧充电站项目,部署了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系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04 主流玩家:超充站品牌格局初步形成

 

超充市场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玩家格局,各类企业纷纷布局。

 

· 小鹏汽车作为车企代表,已经建设了2500座自营充电站,覆盖城市430座。公司计划到2026年布局10000座自营充电站,其中包含4500座液冷超快充站。

 

· 华为数字能源凭借技术优势,推出全液冷兆瓦级超充方案。华为联合产业上下游共建超充联盟2.0,已有10家车企加入,计划年底前推出59款兆瓦超充重卡。

 

· 传统能源企业积极转型。中国能建浙江院设计了杭千高速桐庐服务区南区光储充一体化智慧充电站,成为全国最大规模高速公路充电站。

 

· 国有企业大手笔布局。湖南省建科院与中铁二十五局联合中标的中部绿色智慧充电站EPC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6亿元,规划建设800座超级充电站。

 

· 中碳创新集团与遵义能源矿产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携手华为、小桔充电共同推进超充站建设,以“超充+储能+智慧出行”为核心,打造城市级新能源补能生态。

 

05 未来潜力:智慧充电生态的构建

 

超充技术仍在快速演进,未来发展趋势已经清晰可见。

 

· 车网互动(V2G)成为重要方向。武汉项目的成功运行表明,电动汽车可以成为城市的“虚拟电厂”,在电网高峰时段提供调峰服务。这种模式不仅让车主获益,也增强了城市电网的韧性和稳定性。

 

· 超充网络加速完善。小鹏计划到2026年布局10000座自营充电站,华为则致力于构建“兆瓦超充一张网”,实现充电基础设施的广泛覆盖。

 

· 智能化运营水平不断提升。湖南省建科院项目依托BIM+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充电站从设计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较传统模式节能30%以上。

 

· “光储充检”一体化成为趋势。中部绿色智慧充电站项目集光伏发电、梯次电池储能、智能微电网等尖端技术于一体,打造全国首个省级“光储充检”一体化网络。

 

在遵义这一试点城市,中碳创新打造了“超充之城-遵义模式”,整合光伏发电、储能与超级快充技术,构建智慧充电网络。当地政府在项目用地、税收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降低建设与运营成本。目前项目已覆盖核心城区、交通枢纽和重点景区,成为绿色交通与智慧城市融合的典型案例,并获得央视CCTV7报道。

 

06 挑战与应对:超充普及的关键问题

 

尽管超充技术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挑战。

 

·电网压力问题:大功率充电设施对电网负荷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光储充”一体化和V2G技术,可以减轻超充站对电网的冲击。

 

·标准统一问题:不同车企的充电标准存在差异,华为正携手产业上下游共同定义商用车超充标准,推动行业标准统一。

 

·初始投资问题:超充站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提高投资回报率。

 

·安全问题:大功率充电带来的安全风险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如欣旺达动力通过3D冷却热管理技术控制电池的热风险。

 

 

随着超充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设施的日益普及,电动汽车用户将享受越来越便捷的补能体验。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网络领域总裁王志武表示,短期要聚焦技术迭代,将充电时间进一步压缩;长期要推进网络建设,联合伙伴打造一张定义清晰、运营商无缝覆盖的超充网络。

 

超充站不仅仅是充电设施,更是智慧能源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正推动交通与能源的深度融合,为我们打造一个更加绿色、高效、便捷的出行未来。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