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中交一公局集团江阴霞客湾科学城项目江南大学一期“敢”字为先、“创”字当头 汇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发布时间:2024-03-21 09:15 来源:

核心摘要:“敢首创、出首例、善首为”,是中交一公局集团江阴霞客湾科学城项目江南大学(江阴校区)一期取得成绩的重要“法宝”。在项目党组织带领下,蕴藏在干部职工群众中的无穷创造潜力和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彰显,“首创精神”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靠着敢干敢创的精气神,累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20余项。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赵明鑫、高若菲)“敢首创、出首例、善首为”,是中交一公局集团江阴霞客湾科学城项目江南大学(江阴校区)一期取得成绩的重要“法宝”。在项目党组织带领下,蕴藏在干部职工群众中的无穷创造潜力和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彰显,“首创精神”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靠着敢干敢创的精气神,累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20余项。


敢首创 争当技术创新先行者


科技兴则企业兴,科技强则企业强。江南大学(江阴校区)一期项目始终秉持科技强企理念,在建设之初便明确了争创“鲁班奖”的创优目标,以创奖专班为主导,引进评优专家进行专项培训,针对重点注意事项,逐项梳理,提前解决关键问题。同时,加强QC小组活动,累计荣获省部级以上QC成果10余篇。


江南大学(江阴校区)一期项目A-3行政楼,是目前无锡最大的超低能耗建筑,在施工建设中,项目通过提升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化节点气密性、光伏发电等7大节能举措,实现建筑低碳运行。积极引入砼振平覆膜一体机、装配式一体风管、多功能切砖机等新设备,提升工程品质,打造超低能耗示范建筑。同时,项目依托新技术应用,完成江苏省新技术应用示范目标项目申报,形成新技术应用工法3篇,充分发挥了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领域的引领作用。


出首例  敢当品牌形象树立者


作为霞客湾科学城“一岛、两心、四坊”空间布局中的“两心”之一,江南大学(江阴校区)一期项目的建成对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全方位做好建设工作,以技术创新保障工程品质,项目进行全员创新策划,同时设立专项创新奖励办法,有效支撑创新工作的高效开展,为项目综合品质提升做好技术支撑。

 


为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实现信息技术和工业化建造技术深度融合,项目推动智慧工地建设,涵盖智慧建造平台、VR、BIM、四新应用和绿色施工等应用展示,其中智慧建造平台涵盖人脸识别、扬尘监控、智能水电管理系统等16项应用模块,通过手机APP、PC端实时查看施工现场情况,形成数字化管控的管理模式。在江苏省住建厅2023年智慧工地数据动态验证结果获评“优秀”等级,是无锡市唯一上榜项目,在无锡住建系统作典型交流;获得2022年度无锡城市精细化管理红榜项目,是江阴市五个获奖建筑工地之一。


善首为  敢当争创示范领跑者


走进江南大学(江阴校区)一期项目施工现场,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项目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强化管理,创新发展,将“花园”与施工建设有机融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打造安全、文明、整洁、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在江阴市同类建设项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新形象,荣获了江苏省2022年下半年建筑施工标准化三星级工地。

 


加快推动新技术应用,赋能高质量发展。项目积极应用“四新”“五小”技术,累计采用国家推广新技术34项,江苏省推广新技术14项;引入测量机器人、整平机器人、抹光机器人、打磨机器人、ALC墙板安板机等智能建造设备,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作业。同时,项目将“BIM+”服务全过程建设,组建BIM小组,完成所有楼栋的全专业BIM模型创建,助力图纸优化审核,持续进行BIM培训,掌握查看BIM模型,推行可视化BIM技术交底,做实项目信息化、数字化,有效提升了工程品质。


中交一公局集团江阴霞客湾科学城项目江南大学(江阴校区)一期将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只争朝夕、务实作为,以实际行动,为加快推进中交一公局集团“五新四高三率先”奋斗目标,实现“四个转型”“两个达标”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