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胡同重现古都风韵 老居民过上“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0-05-15 16:07 来源:

核心摘要: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张熙)胡同是北京独有的文化符号,胡同变迁代表着北京城市发展的缩影。2018年10月,一项名为东四环境提升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张熙)胡同是北京独有的文化符号,胡同变迁代表着北京城市发展的缩影。2018年10月,一项名为“东四环境提升工程”的胡同整治修缮目稳步展开,简单的项目名称背后蕴藏着胡同复兴的希望。北京住总集团住六公司的城市“修复师”走进这片历史街区,用匠人的细致与执着在这寻常巷陌之间施展他们的技艺,使东四九条等十余条街巷以精品胡同的面貌得以再生。
 
微信图片_20200514200532_conew1

如今再走过豆瓣、东四九条、朝阳门内北小街这样的老胡同,原本老旧凌乱的街面干净整洁、老北京特色浓郁。“我在这住了35年了,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直到去年,这里有了明显的改观。”提起2019年胡同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完工时的事情,家住38号院的张大爷依然津津乐道,“您看这房瓦、墙面都整饬了,门楼也修缮了,但都保留了原来的样子。胡同两边不再是满满当当的停着车,而是栽上了绿植,这就是我心里的古都风韵”。
 
修旧如旧 重现古韵
 
以往的胡同整饬,追求的是整齐划一、修旧如新。免不得粉刷涂料、粘贴仿古砖皮......给本已粗粝不堪的历史建筑又罩上了厚厚的油彩。而东四环境提升工程在整治修缮过程中则强调的是严格按照古建的规制,以原工艺、原形制、原材料、原结构古法细作,为胡同“护肤美颜”,重现古韵。
 
微信图片_20200514200541_conew1

过去老北京的房子,不管是大富之家还是寻常百姓,往往是是“外整里碎”,外表是整砖,里面尽是碎“核桃砖”,老百姓也叫“半头砖”。连当时有些大户也是重在“捯饬”外表,至今虽然外观尚可,其实内里已经“酥”烂。为此,工人师傅们不再是简单地贴上新的墙片完事,而是首先把老青砖编号拆除,然后修复内里老墙,再尽最大可能利用老料,包砌灌浆,浸水打磨,“蹭”出原本的古朴原貌。用于修补的青砖也是专门厂家按照古法烧制的。现在的墙面,丝缝加干摆的砌法一看就是老手艺,月白灰的软芯墙落落大方。
 
油饰师傅王玉良从事这个行业已经接近二十年了。王玉良最擅长的就是古建筑的油饰。油漆施工被称为“地仗活”,就是利用各种油料、血料、灰料、线麻对建筑物的木材构件进行加固、整形、防腐和装饰。这套程序简言之,叫“一麻五灰”。即:捉缝灰、通灰、使麻、压麻灰、中灰和细灰。据他介绍,胡同里所有的油漆施工全部沿用了“一麻五灰”的古法,做完的油饰不鼓不裂,连油漆也是使用以猪血加桐油按比例配成的古法“天然”油漆,可耐用数百年之久。
 
在东四九条胡同西侧,原本有一段墙体是用光秃秃的铁栅栏围成,现代生硬的建筑色调和材质跟胡同里的老砖瓦、老构件、老门墩对比下来就显得格格不入。于是,项目部又按照民国旧影将这一部分墙体悉心恢复成了鱼鳞瓦花墙,清新素雅的鱼鳞瓦与老胡同组成了统一的建筑风格,给人以强烈而独特的审美效果,足见建设者对保护胡同原有肌理的苦心。
 
  一户一策 慢工细活 
 
古建修缮靠的是细心和耐心,一砖一瓦都要精心侍弄。在这儿从事修缮工作,仿佛一步踏入了胡同的慢生活。住六公司的项目负责人不再“急赤白脸”的催促工期进度,而是心平气和的把这些胡同转了遍。
 
几十万步走下来,他们在惊叹于胡同文化之深厚的同时,对工作量也有了数:13条胡同内的近百个门楼需要修缮、千余米的墙面需要翻新、数千平米的房瓦需要更换、还有数不清的门墩、抱鼓石需要清理......简而言之,要完成可视范围内的所有整治。
 
九条38号喧缝处理1_conew1

为了修缮工作稳妥得当,项目负责人几乎天天都要与设计单位联系沟通,然后共同实地踏勘,“一院一策、一户一策、一门一策”的制定修缮方案。项目部还请来古建大师刘大可、马炳坚按照史料典籍为修缮出谋划策,对做法现场指导。
 
例如,通过查阅清乾隆全图,初步确认“二等昭信伯”李侍尧的居所就在九条38号附近。修缮完毕后,38号院的门楼重新亮相,人们一抬头就能看到门楼上精美的清代砖雕。
 
工程开始后,项目管理人员对工人师傅反复叮嘱:别着急,慢慢来,咱一点一点儿弄,慢工出细活儿。清理两块砖雕用了四天,清理一个抱鼓石用了三天,雕刻一块青砖用了半个月,修复一个门楼用了一个月,修缮38号院的宅门时,对檩条、墙面、门板进行了保护性的重新拆砌,耗时半年有余……
 
拿一方墀头砖雕来说,画面上老翁牵牛,女童横坐牛背吹响牧笛,两个渔人摇橹撑船。右侧有松枝,底部有凤凰头,这栩栩如生的风情画原本被砂浆包裹了不知多少岁月,是瓦工杜永辉师傅用小刀、小钻头和牙刷一点点剔刷出来的。
 
还有一道名为“砍活”的工序,就是要将木结构的旧油漆清除干净,使木材与腻子结合得更加牢固,必须用小斧子把门板、房柱等剁出深度不大于1.5毫米,间距不大于7毫米的鱼鳞状木茬儿。两位工人师傅处理两扇门板就“当当当”的砍了整整5天。 
 
科技融入 完美嬗变
 
“整个胡同路面都换上了透水材料铺装,基本实现了大雨不积水、小雨不湿脚。”项目经理范迎秋介绍说,原来道路两边都铺的是普通地砖,局部有水泥地面,且已经破碎凹凸不平,街巷每逢雨季都得“看海”,这次把海绵城市的改造理念植入了老胡同,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
 
DSC_2978_conew1
 
胡同两旁原有的占道停车也随着海绵城市改造一并被理顺了: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修葺一新的专用停车场和沿路整齐摆放的绿植花台,还安装了无障碍栏杆扶手。这样显而易见的变化也得到周边居民的纷纷点赞。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项目部一共修复了70个门楼,其中文保级大门楼10余个;2000平方米的机制瓦全部更换为旧式合瓦;1500米的弱电线路统一入盒;门道重新铺设了方砖;大门重做青白石台阶;为住户更换断桥铝门窗200多樘、重做木门70多樘。
 
九条胡同42号院里一排8间房整修挑顶后发现,木结构糟朽严重,已经影响使用安全了。项目部果断决定将原计划的保护性修缮改为恢复性重建,用钢结构替代了原有的木结构,在保留原有外观的同时确保了安全。整修中还在街面两侧的外墙上增加了三公分的保温板和两公分的环保停泥砖,用现代技术提升了居住品质。
 
虽然地处首都历史文化街区,住六公司的建设者们始终做到文明施工、耐心疏导、精心组织、诚信服务,以首善标准、工匠精神,将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勤劳的双手历久弥新,重新还原。当地居民和街道办事处多次送来锦旗,真诚致谢他们在保留古都风貌、弘扬胡同文化以及服务百姓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老胡同正在复兴。飞檐外墙、门簪门墩、雕花影壁神采飞扬,朱门赤柱、青砖灰瓦、雕梁彩绘容光焕发。老胡同获得了再生。经历了百年千年的街巷正在拂去岁月的尘垢,带着历史赋予的坦荡和自信,走进下个百年千年。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