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张兰兰)日前,由北京住总集团援建的新疆昆玉文化交流中心通过验收。这座四翼微翘、造型别致的地标性工程,经过住总铁军两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大漠中巍然挺立,成为了文化交流的窗口、城市形象的展示和京疆情谊的见证。
对口支援 担国企责任
昆玉市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是新兴的兵团城市,也是和田地区的第二大中心城市,沙漠性气候、自然环境艰苦,城市建设刚刚起步,施工条件十分有限。
面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本国情,北京住总四公司主动响应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力履行国有企业对口支援的政治责任,继2012年援疆后,2018年3月,再次派住总铁军出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项目经理柳俊静率团队克服风沙气候恶劣、建筑物资匮乏、基础设施缺失等困难,以不干好援疆工程,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决心和使命埋首大漠两年整。
地标建筑 展首善标准
昆玉文化交流中心工程占地2.7万平方米,涵盖文化馆、图书馆、会展中心和广播电视台及报社四大功能的四个单体加一个车库,是由援建方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建设的“交钥匙项目”。工程施工复杂,技术难度大,集钢结构、玻璃幕墙、模架体系超高度、超跨度、超荷载等工艺于一体。
建设过程中,项目对高大模架进行了专家论证,设立了科研课题《斜柱测量技术总结》,并将BIM技术应用到施工当中。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科学规范的管理打造出了兵团建设施工安全“文明工地”,连续九个月获得北京援建项目综合评比第一名的精品工程典范。
脱贫攻坚 传两地情谊
援建工程不只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带来社会效益。随着脱贫攻坚步入关键期,项目主动吸纳当地维族人就业,为他们培训岗位技能,授之以“渔”、“扶智”“扶志”,既“输血”又“造血”,为当地贫困村修超市、建厂房,建商业街,通过保障就业的硬件设施来拓宽就业渠道。
项目部以党日、团日形式为儿童捐助图书衣物、帮村民农忙收割庄稼、为学校砌国旗台举行升旗仪式,这些帮扶活动始终播种着幸福的信心和希望。矗立在沙漠中的昆玉文化交流中心,不仅仅是一座工程建筑,更彰显了边疆人民共享的援建成果,传递了首都国企的温度,传播着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共同富裕的新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