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 (记者 邱莎 通讯员 黄鹏程 吴智鸿 李尧)五一国际劳动节,工地上艳阳高照。中建三局成都空港成新企业总部项目的杨川兵,头戴安全帽身穿防护服,趴在几米高的钢梁上进行焊接。火星点点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刺眼。
随着气温升高,阳光也越来越炙热,连续干了半个多小时的杨川兵放下电焊,挂着安全绳走向钢梁的另一端,拿起已经晒得发烫的水杯猛灌起来。“我干这一行一二十年了,更恶劣的环境也经历过,什么苦没吃过,这不算啥。”他笑着说道。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期,有时不得不持续焊接钢梁9个小时,汗水挂在杨川兵黝黑的脸上不断流淌。
3月9日,杨川兵回到成都空港新城项目复工。刚开工时,他的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被生活所迫,想出门务工挣钱,一方面又担心工地环境是否安全。复工后,项目对他进行了身体检查、隔离,以及实施科学的防控后,才让杨川兵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杨川兵每天要焊接20斤焊条,今天过劳动节也不例外。“放假回趟老家,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干点活。”他告诉记者。
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杨川兵凭着对焊接技术的热爱,不畏寒暑、潜心钻研,从一名普通的学徒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的电焊工。走到今天,他十分珍惜和满足,能在五一这天继续留在工地干活,让他感到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