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通讯员 樊祥叙 程莉婷)3月19日一早,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襄阳古城改造项目部,刚从宜昌赶回襄阳复工还处在医学观察期间的孙宇正在接受体温测量。
“体温一切正常。” 项目经理助理程莉婷一边填写复工人员健康档案,一边问他:“你现在体能恢复得怎么样?”
“休息得很好,感觉还可以再骑200公里。”孙宇笑着说。
孙宇是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襄阳古城改造项目的一名90后电工,负责项目现场机械设备和临时用电工作。3月16日,为了早日赶回襄阳复工,他从宜昌枝江连续骑行200多公里。
“项目工期本来就紧张,早一天到岗就能早一天让项目正常运行,我们才能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火车还没有开通,也没有联系到“顺风车”,孙宇决定骑自行车赶回襄阳。
“虽然之前经常骑,但是在家里呆了2个月,太久没有运动,之前也没有尝试过骑行这么长的距离,出发之前很担心自己的体力。”孙宇说。虽然担心,但孙宇还是出发了。3月16日早上6点,孙宇搬出在角落吃灰许久的自行车,戴上头盔,戴好口罩,便踏上了返岗复工之旅。为了赶在天黑前赶到襄阳,孙宇也来不及吃早饭,一刻不停,中午实在体力不支了,就在路边商店买了八宝粥和方便面,匆匆吃过又立刻上路。
据孙宇回忆,一路上大概经过了9个关卡,孙宇打开健康码便可以“亮码通行”,得知他是要骑行返岗,关卡的工作人员还纷纷为他点赞。
当天下午5点左右,孙宇骑行到荆门国道上时,突然发现前方有一部手机,手机屏幕还亮着,叮铃……一条短信发来,显示进账工资3000元。正当他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电话铃声响了,是失主打来寻找手机的,他立马告知了位置,本来行程较紧,不停歇的骑行才能在天黑前抵襄,但他还是在原地等候了半个多小时。失主是个外卖小哥,拿走了手机表示了感谢,他又继续踏上了骑行的道路。
晚上6点半,夜幕降临,孙宇也成功抵达襄阳。“一路上车子掉了2次链子,中间还被导航导到一条土路,全是上坡,耗费了不少时间,但总体和自己预想的差不多。”孙宇说。
据程莉婷介绍,项目全线3公里,孙宇每天都必须去现场走一圈,数清楚现场有多少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是否完善了手续,物资进场有没有经过检查、核对,这些都在他的脑袋里,他每天的微信步数总是排名前五。
孙宇平时就喜欢乐于助人,不管谁请他帮忙,他都乐于帮助。“项目热水器不热了,你看看咋回事?” “过来帮我拆下桌子,要换个办公室。”“ 会议室LED屏坏了,你去看看。” 他一直任劳任怨,在项目的每个角落都会有他的影子。
襄阳古城改造项目主要包括道路、交通、景观、建筑立面整治、照明(亮化)、强弱电及其它附属设施等工程,对解决原有古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焕发古城活力、打造襄阳崭新历史文化名片有着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