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自建房安全是群众安居乐业的基石,关乎民生福祉与社会稳定。为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住建厅《全省住建领域安全生产“铁拳行动”方案》及黄石市自建房整治工作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阳新县住建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聚焦自建房安全管理核心任务...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陈延芳 艾文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自建房安全是群众安居乐业的基石,关乎民生福祉与社会稳定。为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住建厅《全省住建领域安全生产“铁拳行动”方案》及黄石市自建房整治工作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阳新县住建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聚焦自建房安全管理核心任务,创新举措、精准发力,在全县18个镇区扎实推进自建房整治销号工作,用脚步丈量隐患,以铁腕落实整改,在基层一线筑牢群众住房安全的“生命线”。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保障
自“铁拳行动”启动以来,阳新县住建局始终将自建房整治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抓牢抓实。局长石教炜亲自抓、分管副局长程勇直接抓、村镇股具体抓落实,工作有声有色、卓有成效。一是迅速成立工作专班,由主要领导牵头统筹,明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工作原则,层层压实责任链条。二是召开专题部署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细化排查范围、整治标准、销号流程等关键环节,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建立健全协同机制,加强与乡镇(社区)、相关行业部门的联动配合,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整治销号工作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聚焦重点难点,精准排查摸底
为实现“隐患排查零死角、动态管理全覆盖”,阳新县住建局创新排查模式,破解基层专业力量薄弱难题。一是优化排查方式,推动工作重心从“事后监管”向“事前指导、事中服务”转型,组织技术骨干开展“上门帮扶指导服务”,通过现场教学、案例剖析、实物对比讲解等方式,手把手培训基层工作人员,提升隐患识别能力。二是建立详实台账,对排查发现的隐患房屋逐一登记造册,详细记录房屋结构、隐患类型、危险等级、产权人信息等内容,形成“一户一档、一栋一策”的管理台账,为分类整治、精准销号奠定基础。

创新整治举措,提升销号质效
针对自建房隐患特点和基层工作痛点,阳新县住建局坚持问题导向,推出系列精准整治举措。一是开展“精准送教上门”活动,围绕隐患识别、技术鉴定、规范操作等核心内容,为基层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化培训,将抽象规范条文转化为可操作的检查流程,解决“监管能力薄弱、隐患识别困难”等瓶颈问题。二是实施分类分级整治,对初判存在隐患的房屋,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安全鉴定,区分C、D级危房及一般隐患房屋,制定“一楼一策”整治方案;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房屋,立即采取人员撤离、停止使用等应急管控措施,严防风险扩大。三是严格销号管理,建立“排查—鉴定—整治—复核—销号”闭环机制,对完成整治的房屋逐一进行复核验收,确保隐患彻底消除后再予以销号,做到“整治一处、销号一处、放心一处”。

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为防止隐患反弹回潮,阳新县住建局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着力构建自建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一是完善制度保障,初步构建“排查有依据、整改有标准、监管有方向”的工作体系,将“铁拳行动”要求融入日常管理,推动整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二是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持续开展基层技术指导服务,通过业务培训、线上答疑、现场督导等方式,不断提升基层自建房安全管理水平。三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形式,向群众普及自建房安全知识,明确房屋产权人、使用人的安全主体责任,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违规建设行为,营造“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阶段成效初显,民生底线筑牢
经过集中整治,阳新县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覆盖率、隐患鉴定率、重点隐患整治率均达到预期目标,一批危及群众安全的突出隐患得到彻底消除。通过“服务下沉+技术赋能”的创新模式,有效激活了乡镇(社区)基层管理网络,基层工作人员隐患识别和处置能力显著提升,群众“住有所安”的民生期盼得到切实回应。9月初,省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信息归集平台显示阳新县范围存在安全隐患未采取工程措施的自建房C级1650幢、D级2133幢,共计3783幢,其中兴国镇8幢、城东管理区39幢、经济开发区25幢、半壁山管理区4幢、龙港镇9幢、陶港镇13幢、率洲管理区16幢、王英镇33幢、黄颡口镇71幢、荆头山管理区151幢、富池镇192 幢、木港镇 207 幢、排市镇 357 幢、浮屠镇 382幢、白沙镇402幢洋港镇 519 幢、枫林镇 573 幢、三溪镇782幢。

据悉,黄石市房安专办信息反馈,湖北省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信息归集平台显示黄石全市村镇范围内未采取工程措施的自建房6623幢,其中大冶市321幢、西塞山区65幢、开铁区779幢、新港园区1697幢。可见,阳新的数量是大冶市的11.8倍,是西塞山区的58.2倍,数量之多,范围之广。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阳新县住建局村镇股3人小组,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显担当,将压力转化为攻坚实效,跑遍了全县所有镇区,一轮又一轮的进行“督、帮、促”。截至11月9日,已完成整治销号2770幢,完成率73.2%,剩余1013幢隐患房屋均已制定整治计划,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主体,按照省市部署,确保年底完成销号80%,至2026年8月基本完成工程措施消危销号的工作目标。
正视短板弱项,持续发力提速
在整治销号工作推进过程中,也发现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部分农村自建房长期无人居住,房屋破损严重,产权人整治意愿不强,协调推进修缮加固或拆除工作难度较大;二是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仍显薄弱,常态化监管难度较大,长效机制运行仍需持续发力。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下一步,阳新县住建局将持续深化“铁拳行动”成果,聚焦未完成整治销号的1013 幢隐患房屋,实行“挂图作战、倒计时推进”,加大督导力度,确保按期完成整治任务。一是紧盯重点难点,对长期无人居住的隐患房屋,加强与乡镇(社区)联动,积极动员产权人落实整治责任,对拒不配合的依法依规处置;二是强化日常监管,将自建房安全检查纳入常态化工作,加大抽查频次,严防违规行为反弹;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阳新县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保障,让“住有所安”的民生承诺落到实处。
上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