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我们习惯于享受整洁的街道、便捷的公厕、及时的垃圾清运服务,却很少追问,这份日复一日的井然有序从何而来。答案,就藏在“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们平凡而忙碌的一天里。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刘保彬)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扫过二七塔尖,他们早已悄然上路;当夜幕中的“大玉米”散发出夺目光彩,他们仍有人坚守在岗位。他们是郑州这座千万人口大城里最熟悉的陌生人,是街头巷尾最沉默的守护者。
我们习惯于享受整洁的街道、便捷的公厕、及时的垃圾清运服务,却很少追问,这份日复一日的井然有序从何而来。答案,就藏在“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们平凡而忙碌的一天里。
在河南省第二十八届“环卫工人节”即将到来之际,记者在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系统内选取了一些普通的环卫工作者,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真实的工作与生活,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与细节。没有刻意雕琢,只有朴实记录,谨以此,致敬每一位在平凡中铸就非凡的环卫工作者。
八零后的曹宇阳是巩义市紫荆路街道一名垃圾清运车驾驶员,负责安泰社区格兰名家、祥云小区的垃圾清运工作。“大伙儿常说我们是‘社区清道夫’,其实我倒觉得自己是个‘城市打更人’——每天的路线、停靠点、清运节奏,都得掐着点儿来,既要把垃圾清干净,还得尽量不打扰居民生活。”
凌晨四点半,天刚蒙蒙亮,曹宇阳已经到了车队停车场。第一件事不是开车,而是绕着清运车转两圈:检查下胎压,看看后斗密封胶条漏没漏,打开水箱阀门,把车身外侧再冲一遍。“按照全市生活垃圾清运车辆专项治理的要求,‘车走地净、无臭无洒’是我们的硬标准。”
五点整,曹宇阳准时发动车辆前往格兰名家小区。按照车队规划的路线,早上先收集小区外围沿街商铺产生的垃圾,如果清运晚了就会影响上班上学路过的居民。他把车停在指定的清运点,下车解开垃圾桶的固定锁扣,操作液压杆把桶吊起来,垃圾“哗啦”一声倒进车厢,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早起卸货的商户老板笑着向他递来一根烟:“曹师傅,又这么早啊,有你在,门口天天都干净。”他笑着摆摆手示意在开车不能抽,等液压杆把空桶放回原位,又跳上车赶往下一个点。
六点半,外围商铺清理完,小区居民陆续起床。这时候曹宇阳才开着车进入小区,按楼栋顺序清运单元楼前的垃圾桶。为了尽量减少噪音,车辆进小区后他总是把车速压到最低,免得打扰到还在休息的居民。他一边操作液压杆,一边对记者说:“有次清运到3号楼时,一位大妈过来说昨天孩子把玩具车丢进垃圾桶了,问能不能帮她留意下,于是我吊起垃圾桶时特意盯着看,果然看到玩具车,赶紧停下机器,爬上车厢把玩具车捡出来擦干净递过去。其实这事也常有,有时候是钥匙,有时候是账本,虽然耽搁一点时间,但能帮大家找回来就很好。”
上午十点,两个小区的首轮清运结束,曹宇阳把满车垃圾运往处理厂。看到手机微信群里的通知,“祥云小区西门有装修垃圾”,刚从处理厂出来的他就立即加大了油门。“今天不算忙,去年春节让我印象特别深,除夕那天垃圾量比平时多了三倍。早上五点出门,一直到下午两点才把两个小区的垃圾清完,中间就吃了个面包。下午三点刚回到车队,对讲机里又说祥云小区有居民反映楼道堆了不少春联纸,我赶紧加了箱油又往小区赶。那天我跑了三趟处理厂,直到晚上八点才收工。虽然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但看着小区里干干净净的,大家都高高兴兴地过年,我的内心是很暖的。”
每天收工回到车队,曹宇阳会用高压水枪冲洗车厢内壁,每周还会给密封胶条上油,既防渗漏又能减少异味散出来。看着夕阳下冲洗得亮堂堂的车厢,轻松下来的他笑着说:“有人问我天天跟垃圾打交道会不会觉得脏,其实还好——习惯了就好。这条清运路线我已经跑了八年,以后只要条件允许,我还会继续跑下去。”
这就是郑州环卫人的普通“一天”,是无数个晨光与星辉交织的今天,更是城市画卷中永不褪色的明天。我们记录的故事,只是这座城市环卫系统的一个缩影,而恰是“百姓城管、服务百姓”理念的生动实践。每一把挥动的扫帚,每一次精准的操控,每一遍重复的擦拭,每一句耐心的讲解,都是这部庞大城市机器得以高效运转的微小而关键的齿轮。如和风拂去尘埃,似清泉润泽街巷,致敬平凡,致敬每一位在平凡中铸就非凡的郑州环卫人。
上一篇:没有了